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813页(292字)
【1】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载:{田真}兄弟三人析产,堂前有紫荆树一株,议破为三,荆忽枯死。
{真}谓诸弟:“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兄弟相感,不复分产,树亦复荣。后因用“紫荆”为有关兄弟之典故。{清}{孙枝蔚}《不得大兄消息》诗:“又见紫荆发﹐曾无黄耳来。”黄耳﹐狗名﹐为寄递家书之典故。{唐}{杜甫}《得舍弟消息》诗:“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2】树名。落叶乔木或灌木。
叶圆心形,春开红紫色花。供观赏。
树皮﹑木材﹑根均可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紫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