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

书籍:汉语大词典第九卷 更新时间:2018-12-13 16:53:59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1080页(414字)

【1】敢于投入沸水, 跳进烈火。

比喻不避艰险。《汉书·晁错传》:“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八回:“小夫人説那裏话!若肯在老爷前﹐擡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説不去?”{唐}{康骈}《剧谈录·潘将军失珠》:“每感重恩﹐恨无所答﹐若力有可施﹐必能赴汤蹈火。”{老舍}《四世同堂》四五:“他早已盘算好﹐他既不能正面的赴汤蹈火的去救国﹐至少他也不该太怕敌人的刀斧与皮鞭。”亦作“[赴汤跳火]”﹑“[赴汤投火]”。《三侠五义》第十二回:“小人受{侯爷}大恩﹐别説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亦省作“[赴汤火]”。《三国志·魏志·刘表传》“説{表}遣子入质”{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嵩}对曰:‘……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

’”{清}{黄宗羲}《瘦庵徐君墓志铭》:“{浙}西白粮﹐佥民转运……充是役者﹐若赴汤火。

上一篇:赴功 下一篇:赴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