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旗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八卷》第163页(733字)
亦作“[白旂]”【1】古代帝王于秋季用的白色旗帜。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天子居緫章左个﹐乘戎路﹐驾白辂﹐载白旂。”《淮南子·时则训》:“〔孟秋之月〕天子衣白衣﹐乘白辂﹐服白玉﹐建白旗。”{唐}{张秀明}《西郊迎秋赋》:“乘白辂而啓行﹐载白旗而扈从。”【2】古代作战时主帅所用的旗。
白色﹐五行为金﹐主征战。《逸周书·世俘》:“{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纣}县首白旂﹐妻二首赤旂﹐乃以先馘﹐入燎于太庙。”《国语·吴语》:“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陈而立。”{韦昭}注:“熊虎爲旗。此王所帅中军。
”【3】战败投降或要求停战的旗。{南朝} {梁}{任昉}《梁武帝掩骼埋胔令》:“但于时白旗未悬﹐凶威犹壮。”《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次日﹐城上竖起白旗﹐上写‘{冀州}百姓投降’。”《三国演义》第四八回:“{周瑜}恐二人深入重地﹐便将白旗招飐﹐令衆鸣金。”{王毓岱}《乙卯自述》诗:“祖国尊{黄帝}﹐降军树白旗。”【4】喻事败服罪。{金近}《书柜里的故事》:“两个坏老太婆﹐快快扯出白旗来吧﹐再不投降﹐就要轰你们的房子!”【5】招兵的旗。
《三国演义》第五回:“{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竪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6】军队服丧时志哀的旗。《三国演义》第一〇四回:“{蜀}兵退入谷中之时﹐哀声震地﹐军中扬起白旗:{孔明}果然死了。”{清}{孔尚任}《桃花扇·截矶》:“{左}({左良玉})兵白旗白衣呐喊驾船上。”【7】古舞名。《敦煌曲子词·剑器词》:“排备《白旗》儛﹐先自有来由。”【8】借指落后或反动的东西。《天安门诗抄·烈士诗抄--答敌人审问》:“白旗倒了红旗飘﹐老子生死在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