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1页(728字)
【1】同一根本。
《孟子·滕文公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朱子语类》卷九:“主敬穷理﹐虽二端﹐其实一本。”{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公冶长篇一》:“仁﹑义﹑忠﹑孝﹐固无非性者﹐而现前万殊﹐根原一本。”{许地山}《凶手》第一幕:“奴是念着他们俩是一本之亲﹐而且老公公遗下的产业至今还没分析﹐论理应该供给他。”【2】完全根据。《新五代史·职方考》:“盖得其要﹐则虽万国而治;失其所守﹐则虽一天下不能容﹐岂非一本于道德哉!”{宋}{曾巩}《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发祥其德﹐无可以称;思所以报﹐一本于心。”{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因时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于道﹐而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业。”【3】表数量。
草木等植物的一株。《荀子·富国》:“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瓜》:“八月断其梢﹐减其实﹐一本但留五六枚。”《宋史·五行志》:“{太平兴国}二年八月﹐{青城县}民家竹一本﹐上分双茎。”【4】表数量。文件﹑奏章﹑书籍簿册等的一件或一册。《魏书·崔子元传》:“今缮写一本﹐敢以仰呈。”《北齐书·魏收传》:“及诏行{魏}史﹐{收}以爲直置秘阁﹐外人无由得见。于是命送一本付并省﹐一本付{邺下}﹐任人写之。”《陈书·姚察传》:“{后主}所製文笔﹐卷轴甚多﹐乃别写一本付{察}﹐有疑悉令刊定。”《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河道总督平日又合他不对﹐便借此参了一本﹐革职拿问。”【5】表数量。戏剧中可成段落的一出或数出。{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曲儿甜﹐腔儿雅﹐裁剪就雪月风花﹐唱一本倚翠偷期话。”【6】一定长度的影片亦称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