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俊
书籍:汉语大词典第一卷
更新时间:2018-12-28 12:26:59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299页(352字)
亦作“[才儁]”亦作“[才隽]”【1】才能出众。
《晋书·嵇康传》:“{康}临去﹐{登}({孙登})曰:‘君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清}{秦瀛}《答王惕甫书》:“僕意方今少年中﹐非无才俊之士﹐而华而鲜实﹐类由渐染时习。”{宋}{梅尧臣}《吊唐俞》诗:“通闺年最少﹐才俊罕能双。”{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边让}〕才儁辩逸。”【2】才能出众的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沈荩》:“{汉}事之败﹐吾国才俊之戮辱消耗殆不忍言。”《明史·太祖纪》:“所过不杀﹐收召才隽﹐由是人心日附。”{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宋}{文天祥}《江行有感》诗:“莫恨吾生误﹐{江}东才俊多。”
上一篇:才品
下一篇: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