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R在T现象
书籍: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
更新时间:2019-01-06 17:47:53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第575页(595字)
是指发生在Q-T间期正常时的R-on-T现象,临床上较为少见。
当室性早搏的配对间期不固定,较提前的室性早搏在前一窦性搏动复极尚未完成时出现,心室的不应期处于不均匀状态,此时易在心室肌网络中发生多个小折返,引起短阵室速或室颤。
A型“R-on-T”现象
过早刺激是否引起室性反复反应,取决配对间期的缩短。
Ⅱ导联,在窦性心律不齐时,单个室性过早搏动的形态相同但配对间期不等(0.48和0.40s),代偿间歇完全。
这些早搏的机理不明,但可理解为并行节律点。
这些室性早搏分别在前一个窦性搏动T波结束后0.04和0.08s开始,Q-T间期正常,时间0.38s。V5导联中,室性早搏在窦性搏动的T波结束之前0.02s开始,其后是另外两个畸形的早搏,均在前面早搏的T波波顶上开始。
这三个连续的异位搏动后的代偿间歇不完全,意味着至少有一次早搏逆传到心房而致窦性周期重建。本图显示,由单一的自发性早搏引起的反复性心室激动,可能发生在该激动正好落在时间正常的心室复极(Q-T间期)结束之前,即发生在配对间期与Q-T间期之比小于1时。
上述这种“R on T”现象称为A型,系心脏复极时心室不应期处于不均匀状态的结果,此时若给予刺激,易于引起多发折返及颤动前的状态。
上一篇:A型交替性文氏现象
下一篇: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