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

书籍: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 更新时间:2019-03-08 20:57:37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第1922页(283字)

亦称“实证论”。

现代西方哲学学说与流派之一。19世纪30—40年代产生于两国,创始人是孔德。实证主义者宣称自己是“科学的哲学家”;认为科学只是对“实证的事实”即经验事实的描写与记录,不反映事物的本质与客观规律,超乎感觉经验之外的事物的本质,是不可能认识的,也没有必要去认识它;宣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是“不确实的”、“不科学的”,因而都是“形而上学”,由此提出“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把自己的学说说成是不同于以往哲学的崭新的哲学。它在发展中依次出现三种形态:(1)以孔德穆勒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2)经验批判主义;(3)逻辑实证主义(亦称新实证主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