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消费结构民族差异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消费经济学大辞典》第185页(717字)
各民族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民族特点和消费习俗不同等等,反映在消费结构上的差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他们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特点和消费习俗等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反映在消费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层次差别和不同的特点。以蒙古族农民与汉族农民在食物消费结构上的差别为例:(1)在粮食、蔬菜、植物油、家禽等方面的消费,汉族的消费量远远高于蒙古族的消费量;相反,在动物油、肉类、酒等方面的消费量,蒙古族远远高于汉族。这是蒙古族农民以牧业为主,而汉族农民则以种植业为主的生产结构的特点在消费结构上的反映。(2)在衣着品消费结构上的差别。蒙古族农民在棉布、棉花、化纤布、呢绒、绸缎、毛线及毛线衣裤、鞋类等等的消费量都大大超过汉族农民的消费量;同时,在衣着内部结构的质态方面也远远高于汉族农民。这是由于蒙古族农民与汉族农民的收入差距以及内蒙古地处北方,气候寒冷所致。(3)在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方面的差别。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钟、手表等的每百户拥有量方面,蒙古族农民的拥有量比汉族农民高,多到几倍。这主要是由收入水平不同决定的,蒙古族农民的消费结构层次高于汉族农民,这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例外。
一般地,由于少数民族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都比汉族差,因此,反映在消费结构层次上也较汉族低。为了使各民族共同繁荣,应加速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缩小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消费结构上的层次差别,使他们能按照自己民族的习惯选择他们的消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