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消费经济学大辞典》第3页(3876字)
生产的对称,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环节之一。
它指人们通过对各种劳动产品(包括劳务和精神产品)的使用和消耗,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以实现人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和行为。广义的消费含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生产消费是对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以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和行为。生活消费是消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在社会再生产中,产品经过生产、分配、交换到消费。生产和消费构成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和终点,是社会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中介环节。
这四个环节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2页)。
长期以来在对待消费问题上存在着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两种根本对立的消费观。形而上学的消费观,是脱离社会再生产的有机整体和其他环节孤立地考察消费。
因此,他们把消费看作是一个消极的因素,是对已经生产出的社会财富的消耗。这种消费观在国家政策上的反映,就是重生产、轻消费;片面地强调积累基金的增长,忽视消费基金的相应增长;片面地强调生产资料生产(主要是重工业)的优先增长,忽视消费资料生产(主要是农业、轻工业)的相应增长。
这就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宇宙飞船遨游太空,重工业畸形发展,军事工业能够与美国抗衡;但轻工业和农业凋敝,人民必要的生活资料得不到保证。这是前苏联发生剧变的深层次的原因之一。这一惨痛的教训迫使人们进行反思:重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消费理论,重新认识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认识消费与生产之间、消费资料生产与生产资料生产之间、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之间的本质联系。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精辟地论述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科学地阐明了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同一性理论。
他提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的命题。前者是指物质产品生产的同一过程同时就是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消耗过程,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是生产资料和活劳动消耗的直接结果。
“因此,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同上书,第93页)。后者是指人们消费生活资料(包括劳务和精神产品)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生产人本身各方面的素质的生产过程。“正如自然界中的元素和化学物质的消费是植物的生产一样。例如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人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而对于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从某一方面来生产人的其他任何消费形式也都可以这样说”(同上书,第93页)。马克思称这种联系为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直接的同一性”。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生产同消费的直接同一并不排斥它们直接对立。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创造对方的媒介运动。
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
(1)消费使生产得以最后完成。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只有通过消费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
马克思举例说: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只有通过消费使产品的使用价值消耗,并转化为消费主体的时候,产品才是现实的产品,产品才得以最后完成。
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消费完成生产行为,不仅是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而且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最后行为,是使生产者的素质通过反复的需要达到完善程度的时候。
(2)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这是生产的前提。
消费在观念上能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生产从三方面生产着消费:
(1)生产为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没有消费对象,消费就无法进行,所以生产产生出消费。
(2)生产决定消费的性质、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并且生产出消费对象媒介的按特定方式进行消费的消费者。
(3)生产为对象生产主体。
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的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同上书,第95页)。随着生产现代化的发展,高科技的产品不断涌现,这也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能够消费高科技产品的消费者。
马克思对消费与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入详尽的科学分析之后,又进一步进行综合,把这一理论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指出:生产不仅直接是消费,消费也不仅直接是生产;而且生产不仅是消费的手段,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目的;每一方都为对方提供对象,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两者的每一方不仅媒介着对方,而且,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就创造对方,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
马克思关于消费的理论,即消费与生产同一性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方法论上给人们以重要启示。
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和方法,深入进行我国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消费,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是人本身的生产。从战略眼光来看,我们要生产什么样的人?马克思作了以下精辟的论述: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们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们作为尽可能完整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392页)。
当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必须具有这种战略眼光,努力创造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发展,有计划地、逐步实现上述战略目标。
反之,缺乏这种战略眼光,对人的生产,特别是对全面发展的新人的生产,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展,其结果必然是人的素质长期得不到提高或提高不大,文盲、迷信和各种陋习困挠着人的生产,使人的综合素质低下。
这种损失是最大的损失。
当代国际之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一国国民整体高素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消费生产出来的,是通过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生产出来的。特别是要通过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消费水平,优化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结构,才能生产出国民整体素质高、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由此,可以提出三个命题:
(1)人们消费的状况同时就是人本身生产的状况;
(2)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差别,从另一方面看,就是人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差别;
(3)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国际比较,从另一方面看,就是人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国际比较。
《中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研究》(林白鹏等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对上述三个命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其次,要重视消费的实现功能。
“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生产出来堆在仓库里就算最后完成了,企业也算完成了生产任务。
至于这些产品是否被消费者购买了、消费了,是否由可能的产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那是与生产企业无关的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情况发生了骤然的变化:堆放在仓库里没有实现的产品,达到一定点便会使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中断,甚至破产。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消费的实现功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
最后,要重视消费为生产提供观念的对象。这个观念的对象就是下一个生产过程即再生产过程应该生产什么,以及应该开发什么样的新产品,原来的产品应如何改进的消费信息。只有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收集、处理和应用这类消费信息,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受到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消费经济
消费的动力功能
消费的生产功能
消费的调节功能
消费的信息功能
消费的检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