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水平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消费经济学大辞典》第149页(1106字)

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

通俗地说,是指居民在一定时期所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它是反映社会消费状况的综合指标。

居民消费水平是由一国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而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并受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

消费水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劳务)数量,反映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际满足的程度;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数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更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包括消费质量。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增加消费品和劳务的数量,而且要求不断提高消费质量。另外,消费水平还可以分为宏观消费水平和微观消费水平、现实消费水平、合理消费水平和理想消费水平、名义消费水平和实际消费水平等等。

衡量消费水平的高低,通常是分析与确定人均占有的价值消费量、实物消费量和劳务消费量的多少。

价值消费量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人均消费基金等指标表示。

实物消费量常用人均占有粮、乳、肉、禽、蛋、纺织品、耐用消费品、住宅面积等数量指标表示。劳务消费量则常用某一数量的人口拥有的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数量和劳务消费品数量来表示。事实上,除上述标准以外,还有一些指标也能反映出消费水平的高低,如闲暇、生活质量(或消费质量)、健康状况等。

按照克思的定义,闲暇是用于享受和自身发展的时间,是人的个性和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人们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才有机会学习科学文化,进行娱乐和休息,满足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因此,闲暇的多少,反映出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消费质量是广义消费水平的内容之一,消费质量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水平的高低。健康状况可从人均预期寿命得到反映,人均预期寿命的高低则取决于消费水平的高低和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健康状况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消费水平的高低。

消费水平的高低还可以从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上反映出来,消费结构的良性变动,抑或是逆性变动,反映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如在吃、穿、住、用等各项生活消费支出中,吃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下降;在消费支出形态中,货币性消费比重上升,实物性消费比重下降;在消费需求层次上,生存型消费比重下降,享受和发展型消费比重上升;耐用消费品和劳务消费比重上升等,都反映着消费水平的提高。

〖参〗宏观消费水平

微观消费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