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

书籍:消费经济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22:06:12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消费经济学大辞典》第74页(1995字)

流动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

流动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由飞速发展变化着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所决定。对流动性的正确分析要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进行,并且要十分小心避免误入“合成谬误”(各组成部分的正确性并不等于整体的正确性)的陷阱中。“流动性”这个概念有“事前”和“事后”两层含义,后者与统计数字密切相关,而前者则更与交易者的财富持有和消费决策相关。

“流动性”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传统货币数量论是一个重大打击,它削弱了货币存量和消费支出之间的联系,大大降低了传统货币数量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

对流动性的探讨大多在宏观经济学角度和金融资产(与实物不动产相对)的范围内展开。希克斯将这个范围内的金融资产分作三类(Hicks,1967,Critical Essays in Monetary Theo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交易性资产,即经济主体的正常经济活动中所需的资产;(2)储备性资产,因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悲观预期而持有的资产;(3)投资性资产,为获得收益而持有的资产。第一类金融资产包括满足凯恩斯的“交易需求”的货币余额,资产提供者除银行外,还有各种非金融机构,他们多以信贷消费的形式提供交易性资产。第二类金融资产包括为满足“谨慎性动机”而持有的货币余额,以及具有相似流动性的各类短期金融资产,如短期国库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建设债券等。

第三类金融资产包括为满足“投机性动机”而持有的货币余额,以及相似的长期债券等。对金融资产的上述分类尽管十分粗糙,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流动性的理解(Newlyn,1962,The Theory of Mone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首先是金融资产的偿付(Maturity),货币是一种可以即期偿付的金融资产,其他任何金融资产都有一段偿付期限,这一期限的长短和资产总额之间的关系可用“成熟曲线”表示:

在既定的资产总额下,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越大、曲线斜率越小,则该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大。因为资产越是接近于偿付期限,将该资产按期变现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持有该资产的风险就越小。

由此可见,一个经济体系的流动性越强,它本身抵御产出水平变化的能力也就越强,并且无需借助于利率等政策工具。以上的讨论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货币在金融资产的获得和配置上作用不大。但实际上,非货币资产很少不先经过变现而直接用于经济活动的,货币的这种周转枢纽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第二问题:金融资产的“灵活性”(Easiness)。资产的灵活性可定义为货币存量与产出的比率,即M/Y。

很显然,在有足够激励动力的条件下,较高的灵活性可以迅速扩大产出水平,而较低的比率则会限制产出的扩大,甚至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这一结论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是一致的。格利和肖(Gurley & Shaw,1960,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 tution.)从流动性理论的角度充分论证了这一理论的实际有效性。

对货币的理论分析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给“货币”下一个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定义,以使它与其他流动性资产、准货币和货币替代物清楚地区分开来(Sayers,1960,Monetary Thought and Monetary Policy in England,Economic Journal 70,December,710-24.)。尤其是在一个金融体系复杂的经济中,金融机构的活动使得人们很难在一个既定的时点上确切区分“货币”与“非货币”。从历史的角度看,现钞和银行存款是为了节省交易中的金属货币的和量而产生的,因此现钞和活期存款首先被列入“货币”范围内。但定期存款也可以方便地在银行进行兑现(通常储户要损失一些利息收入),是不是也可以被列入“货币”之列呢?如果可以将定期存款看作是货币的话,那么它与其他相类似的金融资产(如建设债券)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假如货币的概念目前尚处于十分模糊的阶段,它又怎能像货币数量论所说的那样,在一个高度发达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呢?“流动性”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货币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它能够较好地解释经济主体在不同的金融条件下的行为。经济主体能够通过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来适应不同的金融和经济环境。“流动性”也为金融当局正确制定货币金融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