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时间预算结构总体特征
书籍:消费经济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23:39:02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消费经济学大辞典》第312页(504字)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时间预算结构的特点。
根据国内外统计资料的对比分析,我国居民时间预算结构的总体特征,大致如下:(1)劳动时间(包括上下班往返时间)占的比重偏大。(2)家务劳动时间所占比重偏大。在家务劳动中,一日三餐做饭烧菜所花费的时间所占比重最大,这种状况是我国居民家务劳动时间内部结构的基本特征。(3)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偏低。
(4)闲暇时间普遍不足,同时,闲暇时间的利用效率很不理想,其中无益的消遣活动所占的时间占相当大的比重。
一般说来,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是一个常数。闲暇时间的数量变动,主要取决于工作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的数量变动,即要增加闲暇时间,必须相应缩短工作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根据我国居民的时间预算结构的上述特点,应该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的原则是:(1)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缩短劳动(工作)时间;(2)在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水平的基础上减少家务劳动时间;(3)在缩短劳动(工作)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的基础上,相应延长闲暇时间。闲暇时间的增加和有效利用,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上一篇:城乡消费者之间的消费时间差
下一篇:消费经济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