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柯瓦奇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 1972(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第20页(12362字)

心理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类精神本质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已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各种理论观点涌涌而出,学派林立。如何准确地、客观地反映这浩繁复杂的历史呢?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墨菲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所着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一书自1929年出版(柯瓦奇为该书1972年第3版的合作者)以来,在美国一直是心理学史的标准着作之一,也是国际上颇有声望的心理学名着。

本书以哲学和自然科学为背景来论述近代心理学历史的发展,对于近代心理学的产生过程及心理学中唯物、唯心及二元论等各哲学的理论、观点均有介绍。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此书,本文作了如下提要:

一、近代心理学的前驱

自猿人进化到人,人类便开始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不断发现自我,寻求自身的奥秘。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心理学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附于孔子老子等先知的哲学观点,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心理视角。印度的心理学则是与其宗教体系融为一体的。在西方,其文明以希腊的哲学为背景,形成更为丰富多采,更为个人主义的心理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性、人类生活的命运、宇宙的根本性质等问题作了更深入的思考。17世纪至19世纪一种新的文化浪潮在欧洲大陆上涌动,大批具有献身精神的哲人们不断地思考、探索,开创了科学研究的新纪元,他们成为近代心理学的先驱。

有一位学者对近代心理学所做的贡献,超越了任何一个人,他把科学研究从统治了数百年的僵化的神学及传统教条中解放了出来,这人便是笛卡尔。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近代心理学的开始,其在心理学上最有影响的理论是心身交感论。

作为一名哲学家,笛卡尔主张二元论的观点,认为心与身是两种不同的实体,这两种实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心与身究竟在哪里相互作用呢?笛卡尔认为人脑中有一松果腺,这就是灵魂所在。松果腺的作用是把肉体的刺激传导给灵魂,并把灵魂的冲动传导给肉体。灵魂对肉体的控制是通过神经中感觉和运动冲动的简单机械联系而实现的,不同的感觉的和运动冲动的联系直接受松果腺的活动的控制。松果腺受灵魂的种种影响,把围绕着它的元气驱向脑的微孔,脑的微孔通过神经再把元气发射到肌肉。这个假说把灵魂活动问题直接降格为松果腺的控制,但对于一种非物质的存在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施加这种影响,笛卡尔对这个问题没作任何理论解释。这一理论显然缺乏科学根据,只是一种猜测,然而他的心身互相影响的观点,在解决心身关系问题上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洛克是17世纪英国着名资产阶级哲学家、教育家,英国联想主义的先驱。他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观念有两个来源,即感觉和反省,同时,他认为“简单感觉观念”是经验的特性,进而区分开“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质,像大小、运动等,在我们心中产生的观念同引起这些观念的自然界刺激物相似。第二性的质是外界客体的某些方面,它们能在我们心中引起同真正存在于外界的东西并不相似的观念,如色和味那样一些观念。洛克在心理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联想的概念,为联想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其哲学思想、心理学思想在哲学史、心理学史上都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17至19世纪的时代精神,是培育新心理学的土壤。除了笛卡尔和洛克,还出现了诸如德国莱布尼兹、康德,英国霍布斯、贝克莱、休谟等人,这些人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在学术流派上又涌现了法国的人道主义、乐观主义、功利主义,德国的浪漫主义、骨相学说等学派,形成了近代心理学史的一个高潮。

二、研究精神的兴起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法国、德国实验科学的进步,特别是数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理科学的进步,运用实验探讨、研究有关问题的方法已逐步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如韦伯主要集中于感官生理学,他有几项实验特别值得重视,即对皮肤“两点阈限”的测定、视力敏锐的研究以及“最小可觉差”的研究。作为韦伯的追随者,费希纳的主要贡献在于:1.确定了心与身之间的数量关系:S=klogk;2.发展了均差法、常定刺激法和极限法等三种心理物理学的方法。这是人类第一次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应用到心理学测量中来,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工具。他的心理物理法尽管不很完善,但在心理学方法上是一个重大突破,为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起了奠基作用。

提起冯特,人们自然会联想起他所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他成功地建立了实验心理学的体系,从此心理学就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冯特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建树的学者,在心理学方面着作极丰,其中《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心理学成果,还详细地阐述了各种心理过程及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生理解剖。它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成体系的心理学专着,曾被美国的卡特尔誉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民族心理学》是其另一部重要着作,这部着作是从语言、艺术神话、社会风尚、法律与道德的表现中来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于心理学来说,此项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因为它把新心理学科学地分成了实验和社会两部分,形成了新的心理学体系。

冯特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包括:

(1)关于心理学的对象问题: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与间接经验相对应的直接经验。(2)关于心理学的方法问题:冯特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必须采用实验法和内省法。(3)经验的要素:冯特认为感觉是经验的最基本形式之一,感觉是当感官受到刺激和内导冲动到达大脑时唤起的,这些感觉根据它们的感觉通道或它的强度,与其他特征如经久性和广延性等加以区分。在表象和感觉之间没有根本的区别,因为表象也同大脑皮质的兴奋相联系。情感是另一基本要素,冯特根据其内省观察法,提出了情感三维说:即a.愉快——不愉快;b.紧张——松弛;c.兴奋——抑郁。(4)统觉学说:冯特假设了一个统觉学说来说明我们统一的意识经验。他把各种要素联合或结合为一个单元的实际过程称为创造性综合原则或心理合成律,依靠这种创造性综合的过程把很多基本的经验组成一整体,即在实质上结合产生了新的特性。

冯特实验室的主要实验有:(1)视觉与听觉及一些低级感觉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实验。(2)反应时实验。(3)心理物理学实验。(4)关于联想的分析。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芸芸生灵如何在与环境相适应相抗争之下繁衍生息呢?此问题一直是进化论所探索的重要问题。达尔文在其所着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其进化论的观点,后又将这一观点扩大到一切活的有机体并发展了自然选择的概念,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进化论,同时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1)关于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心理机能可能具有基本的连续性的看法,引起众多科学家对动物心理机能的研究,对动物心理学产生、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2)使心理学的目标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并逐渐关心有机体对它的环境的适应。(3)使个别差异发展为重要的研究中心。

总之,18世纪末至19世纪下半叶心理学研究精神兴起,是从心理学实验开始,达尔文的进化论、精神病学领域内皮内尔、麦斯美等人对心理缺陷、心身医学的研究、艾宾浩斯对记忆和学习的早期研究都在科学方法上、技术手段上、理论领域内,使心理学的研究逐渐系统化。

三、现代人口:20世纪的心理学体系

当历史进入20世纪,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出现了不同学派并存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

什么是构造心理学呢?大体讲就是研究经验的最初形式以及感觉经验相互关系的心理学,此学派的领袖人物是铁钦纳。

铁钦纳在莱比锡完成学业后来到美国,1892年在康奈尔大学成为心理实验室的主任,他的“构造论”被认为是冯特构造论精确的简化。心理状态是由感觉、表象和情感构成,但唯一的“简单”情感是愉快和不愉快,别的情感状态实际是混合物。然而“注意”是使感觉和表象取得更大“清晰度”的过程,“意义”不过是心理结构显现于其中的前后关系,假如它还有任何进一层的涵义,涉及的问题则是逻辑,而不是心理学。这一构造论的主要问题是元素及其属性,构造方式,一般熟悉的混合型的结构特征,注意的性质和作用。所有这些问题是铁钦纳思考和研究的。在研究方法上铁钦纳只重视内省法——即准确观察和描述经验到的心理状态,以及受试者提供的证明。尽管受试者之间的个人差异有时会在内省报告中流露出来,但铁钦纳仍然相信,科学关心的是普遍的规律而不是个人的差异。

机能主义包括广、狭二义。广义的机能主义,包括西欧的机能主义和作为美国心理学总倾向的机能主义。前者指的德、英等国机能主义者,他们重视心理在人对环境适应中的作用,后者既重视心理在适应中的作用又注意个人之间的差异。狭义的机能主义即指美国芝加哥的机能心理学。

19世纪末,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心灵”应该不是一个结构概念,而是动力概念,许多心理学家开始把他们的重点从状态转移到过程上来,试图论述心灵作用的方式,特别是联系整个有机体的生活方式进行论述,以此来代替对经验的分析。如英国心理学家主要兴趣在于研究机能问题,德国人屈尔佩则承认适应在意识中的作用。构造主义心理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对立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是:一方面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把德国心理学的内省心理学传播到美国并加以发展;另一方面,是美国心理学机能主义方向发展的结果。在科学的发展方面对机能影响最大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当时,达尔文的生存竞争的理论已经传播开来,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这一观点恰恰与美国社会所宣传的个人竞争思想相互吻合,因而为机能主义者所接受并对之发生极大的影响,美国的机能主义倾向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二)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作为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根本特点是否认意识而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中,俄国巴甫洛夫在研究对喂食物过程中的唾液分泌规律时,提出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观点。别赫捷列夫在对于运动条件反应的研究中,发展了“反射运动”这一原理。当然,行为主义的领袖人物还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他一方面越来越深入地探讨学习过程作为受一种行为制约的问题的性质,另一方面他决定推翻关于心理或意识的全部看法,并将动物心理学和人类心理学两者都作为行为来进行研究。行为的改变要根据刺激——反应情境来研究,完全不需要涉及意识和神经学的假设。概而言之,“行为主义”主要观点有以下5个方面:

1.对动物心理学和人类心理学的生物学探讨,保证心理学某一天使自身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

2.一种关于心理学的机械论的和唯物的观点。

3.华生个人对上述1和2的合并看法。

4.各种以行为为中心的体系的总体。

5.新近的斯金纳着重研究行为的总体。

(三)格式塔心理学。

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是三位老资格的完形论者。而青年勒温在柏林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关于记忆的动力学研究,使他迅速与上述三位资深的完形心理学家并列。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如生命空间、心理运动、紧张系统、抱负水平等。勒温是一个强有力的完形论者,他的场论对美国心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造人。波林曾这样写道: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通史,而不提弗洛伊德,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由此可见,弗氏在心理学史上地位之显赫。

人体疾病可以用医疗的方法治愈,心理疾病患者如何治愈却令科学家头疼。在这方面,弗洛伊德曾用催眠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对一位女患者治疗时,发现了“移情”作用。他还发现了与性有关的病理现象,由此他决定从患者身上寻找心理疾病的性的根源。于是弗洛伊德有一了个专门的领域——神经症,有了一个方法——谈话法和一个主要的题目——受厌恶、受压抑的性问题,并在以后,把此新方法发展为“精神分析法”,即通过患者逐渐回想促使冲突发展的被遗忘的感情经历,以使患者恢复心理健康。虽然,这种分析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对诸如健忘症等症状的治疗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弗氏在熟读了关于梦的经典理论后,花费了大量心血,提出了梦的理论。总观弗洛伊德的一生,其研究领域之广、之深,是心理学史上罕见的。应该说,即使弗洛伊德的理论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其对心理学的发展仍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后心理学上颇有影响的荣格、阿德勒都曾是其主要追随者。

(五)对弗洛伊德的反应。

弗洛伊德过于强调性本能对心理生活的作用,引起了一些学者的不满,他们着手修正弗洛伊德的学说,这样,又涌现了许多新的学说,包括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霍妮、沙利文和弗洛姆等人的新精神分析以及埃里克森等人的自我心理学。后来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既是对行为主义的修正,也是对精神分析的修正。这里仅以荣格为例来看这些心理学家是如何修正弗洛伊德的理论的。

荣格曾被认为是弗洛伊德法定“王储”,然而,在1919年,两人的密切关系破裂了,荣格开创了他所谓的分析心理学,其观点主要有:

1.荣格认为里比多是普遍生命力,性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也是其与弗洛伊德的主要分歧。

2.荣格不承认把基本的生命力单纯看作性爱。

3.荣格用精神这个术语来指心,他说心有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意识中心是自我。

4.个人人格的发展概念是荣格研究的特点之一。

5.关于内倾与外倾的论述是荣格最着名的理论。

6.荣格发展了一种至今还很着名的词的联想测验作为治疗工具。

四、当代心理学的趋向与学科

(一)学习心理学。

随着19世纪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发展,大脑机能分区和神经组织传导性能已成为学习问题的研究中心,学习的理论已经变成当代系统心理学中来自早期联想主义和行为主义的那一部分的主要成分。不过,当代心理学不再禁锢于某一学派、某一研究方法或某一体系的范围内。桑代克、格斯里、托尔曼、赫尔等人在学习心理学上都作出了有价值的研究。

1.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1)学习是经由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在问题情境中,个体表现出多种尝试性的反应,直到其中一个正确反应出现,将问题解决为止。多种尝试而无效的反应,直到有效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满足结果的反应,就是从该刺激情境中学到的特定反应,此种从多种反应中选择其一与特定刺激相联结的历程,被称为尝试错误学习。

(2)在尝试错误学习历程中,某一反应之所以能够与某一刺激发生联结,原因是该反应能够获取满意的效果。这是尝试错误学习能否建立的基本原则,桑代克称该基本原则为“效果律”。除此之外,桑代克提出两个附属原则,用以解释影响刺激与反应之联结强弱的条件:一为练习律,指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随学习次数的增多而加强。另一为准备律,指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随个体本身准备状况而异;个体在准备反应的状态下,听其反应,则感满足,有过满足经验,以后遇到同样情境时,会使个体继续同样的反应。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斯金纳曾发明了一种所谓斯金纳箱的学习装置,箱内装有一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把饥饿的鸽子置于箱内,鸽子踏上操纵杆,供丸装置会自动落下一粒食丸。鸽子经过几次尝试,便会不断按压操纵杆,直至吃饱为止。以上实验说明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知道自己的行为与外界刺激的关系,从而可以操纵环境或改变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学习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多年来,众多心理学者一直在各方面试图进行研究。托尔曼以白作为试验对象进行研究,在探讨“认识地图”、“符号学习”和“中间变量”的作用和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着名的符号完形学说。赫尔提出了强化说,另外赫尔、艾宾浩斯等人在探索学习理论时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模式。

(二)感觉、知觉与认识机能。

1.感觉的剥夺与丰富。

这个问题最初是由麦克吉大学的赫布及其指导下的小组进行的。他们在隔离的小屋子里研究人,让受试者戴上护目镜,不允许有任何视感觉,他们的耳朵和鼻孔被堵住,沉重的木板和靴子使关节和脚难以活动。他们孤独地坐着,在几小时后,受试者有的产生幻觉,有的开始出现神经质,有的甚至恐惧起来。此后大多数受试者再也不愿回到小屋子去了。同样赫布及其小组又继续研究感觉的丰富及其对于发挥智力的极不寻常的影响,实验证明感觉的丰富能刺激感情、冲动等机能以及知觉——认识的兴趣,它能提醒、唤起对于珍奇事物多样的要求并使之可以为有机体所利用。

2.知觉的先验论与经验论。

知觉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对此,希腊、罗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把正视世界的能力首先归于知觉,然后归于思维。认为“没有什么学会感知”的问题。不过,在洛克看来,印象以及序列联想依赖于个人过去的经验,康德、赫尔巴特以及哈特莱等人则认为,对知觉可以用直接经验来研究,它不再是一种官能;它是一系列的偶然事件,依赖于个人生活史的浮沉变幻。当然,进化论改变了这一切,它认为一种自然的知觉过程史的开始是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的渐次复杂化概念而形成的,此观点在以后的众多实验中也多有证实。

3.思维过程。

在心理学中有两大传统涉及思维过程,其一是涉及观念的链状安排;另一传统是寻求联想过程的动力来源。近几十年来,这两个传统已有些融合,但分歧仍然。詹姆斯提出了“思想流”的思维过程观点,他的着重点在于连续性——在于多样而复杂的往往是无意识的引导力量。

(三)比较心理学与生理心理学。

具有生物学思想的心理学家们偏重于行为演化过程的研究和它的自然科学的含义。因此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心理学内两个新的倾向:1.对生命系统较多地按精细的组织分析去认识;2.对生理反应进行更精确的定位并进行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实验干预。因而行为的生理学基础、学习和生理学理论、行为种系发生观、行为的本能、动机与印记的研究、遣传学与行为的研究和关于紧张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心理学家的主要工作。

(四)(前)苏联心理学。

自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逐渐成为前苏联心理学的指导思想,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1936年前苏共中央关于“儿童学偏向”的命令等一系列政治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前苏联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尽管如此,前苏联心理学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辩证唯物论与行为科学。

(1)马克思主义使“反映”的概念成为认识论的核心概念。

(2)前苏联心理学有以下特点:a.在机能解释与因果解释之间的混淆;b.对意识的主动性原理的保持,但没有提供其科学分析的方法学程序;c.对那些为西方的概念所适用的领域,如内驱力的动机领域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研究和兴趣,对策动的特别是弗洛伊德的解释系统的强烈仇视;d.对于心理现象与生理现象的各个阶段和步骤的集中关注,其研究起初先沿着巴甫洛夫所制定的唯一路线进行。

2.辩证唯物主义框架中的巴甫洛夫体系。

条件反射在巴甫洛夫体系中既是经验的工具又是理论的基础。它为高级神经活动和脑的神经生理机制的推理分析和理论解释提供了核心的实验方法。条件刺激的生物学意义是其信号化的机能。当它不以规律的时间秩序跟随以非条件刺激的呈现时,它就变成一个“假信号”并最终导致先前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发生抑制。

(五)皮亚杰与发展心理学。

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受到世界各国学术界的重视,对现代的发展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对西方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都有很大的影响。

自我中心态是皮亚杰认识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儿童在思考问题时一切都从儿童自己的观点出发,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还误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别人的观点,能彼此互通并为别人所接受。它认为,每个儿童的智慧都要经过自我中心主义到逐渐脱离自我中心主义的过程。关于“现实态”,皮亚杰认为,事物就是它们看来的样子,这是一种认定自己的看法传达着绝对真理的态度。关于“参与”的概念,皮亚杰认为在参与态中儿童不能那么完全地把自己同外界区分开,因而他把生命、思想和目的归属于他所遇到的一切,这一阶段没有出现自我和非我之间的分化。皮亚杰关于认识形成中的同化与顺应机制的研究、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等等都是他对现代心理学的重大贡献。

(六)个性。

1.整体性、构造和完整。

许多人谈到个性测量就认为是人为的,同基本的个性无关。但韦特海默却发现个性测量非常有用,他认为个性的每一方面在其特定的范围以内都是可以鉴定而且可以用数量表示的。个性通常被看成是一个“整体”,而其各别属性又被认为是具有可以鉴别的与特定的个性密切联系的“成员特性”。例如,鲍尔斯关于笔迹的定量分析,罗夏关于个人对墨迹的反应可以相当成功地用来证明相应的个性特征;体型探讨也蕴含着特性测量和把个人看作一个整体的观点,如克雷奇默尔阐述的类型学,根据其分类,细长的人被发现大都具有一种内向的气质,而粗矮丰满的人则具有循环性和狂郁症气质。

2.跨文化的研究。

博厄斯在关于爱斯基摩人和关于范库弗岛夸丘印第安人的研究中提出,有许多值得彻底弄清的文化——个性问题。马林诺夫斯基着手研究精神分析学的某些心理动力的假设,他曾发现,在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居民中,是母亲的兄弟,而不是儿童的生父,扮演着社交活动的主要角色,因此成为儿童冲突的焦点。这一发现反驳了那种认为父母与儿童的冲突主要属于已知的俄狄浦斯型的精神分析学基本原理。这种跨文化的研究把社会动力与准备等方面的问题引进了个性研究领域。同时,本尼迪克特在《文化类型》一书中证明个性是由于某一特定文化统治的观点。

(七)社会心理学。

1.谢里夫与“参照系”。

谢里夫认为所谓的社会知觉即个人学会像他的文化团体的一员那样去看问题,他形成了一种个人的“参照系”。他用游动效应作实验,即黑暗中一光点的似动现象的实验。他表明,这一效应是由以前学习和现在的态度这些因素所制约的,让他的受试者加入其他受试者,又表明个人会逐渐形成以团体的眼光来看游动的态度。在其他的实验中,谢里夫研究了在团体参与下对某一文章优秀度的确定问题。在团体作业条件下,那些标志着个人单独参加时的特点的常模和变异性迅速被强制到团体中其他人所决定的方向。从实验室得到的谢里夫数据和人类学资料相结合被用来证明个人的知觉习惯一般地说都是对流行文化习惯的适应,很明显,根据知觉概念对社会心理学的重新界说对于语言、家庭、宗教、政治直至一切社会行为等问题的研究具有极深刻的含义。

2.勒温的影响。

在社会心理学者中,勒温的工作一直保持着突出的地位。由于勒温在进行有关注意、动机、兴趣等实验中的独创性,更由于他富于创造力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学者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进行研究,如在团体动力学中、在种族关系中、在生态心理学中、在冲突解决中、在不和谐中、在个人发展与生命全程的研究中等,有他的许多术语,如抱负水平、生活空间等,已经完全变成心理学语言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勒温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是相当广泛而深远的。

(八)形成中的历史,旁支与广阔的新领域。

1.心理学与科学的统一发展。

我们考虑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的现状,通常以“科学的统一性”这一术语所指的关系结构来确定心理学的位置。科学的统一性是我们时代伟大的中心思想之一,然而每门科学又都有自己的训练、自己的式样、方法论和概念体系、有自己建立的观察方法和对资料的处理与解释,这是一种科学统一性的现代概念。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也应严格研究设计标准、精巧的控制、对于假设的注意,以及确定在研究工作中某一特殊片断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可以推广到什么程度为止等等,这一切都应用到全部心理学上,并同等地应用到异常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以及学习过程之中。从这种观点看来,并非心理学的一部分才被认为完全属于科学,心理学全体正沿着概念和方法的标准化方向运动,心理学正在成为今日一般科学的一部分。

2.人本心理学的主张。

人本心理学是受存在主义与现象学这两种哲学倾向的影响形成的。这一主张主要讨论人的本性和人与现实接触的性质。

3.国别心理学。

一定时间与地点的心理学深受该时间与地点主导观念的左右。

(1)古代亚洲地区的心理学

回顾亚洲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印度及印度观念流行的地区,创造精神及对心理起因的探索已具很高的水平,如公元前800年,《奥义书》,已涉及个性、知觉、记忆的基本性质,也涉及到这些普遍原理应用于自我训练、政治、法律等领域。

佛教主要流行于东亚和东南亚,佛教心理学关于训练过程的说明及对一切事物都采取的泰然和节制态度,成为避免情绪紧张过度的方法。

(2)近代心理学。

①在亚洲,由于西方与亚洲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西方的思想科学在亚洲取得高度威望,同时,西化对心理学的发展既带来了积极的也带来消极的结果。积极的方面是把南亚和东亚的一切,迅速指向在实验科学中及其医学、工程与农业的应用中所发现的人类共同价值上。消极方面是它将导致远东心理学中某些有力的原始的成分遭受损失。

②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主要是美国式的,实验心理学有显着发展,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心理学仍更多地依附于英国的标准。

③美国心理学在现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美国心理学由于拥有较多的便利条件,很少去读其他国家的心理学,如此使美国年轻的心理学变得地方化了,结果将会创造出一种偏狭的心理学。

④意大利、法国心理学强调医疗心理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