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道中怀许介之(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宋诗精华》第855页(861字)
【原文】:
雨过池塘路未干,人家桑柘带春寒。
野巫竖石为神象,稚子搓泥作药丸。
柳下两妹争饷路,花边一犬吠征鞍。(2)
行吟不得东溪听,借砚村庐自写看。(3)
【译文】:
春雨过后,池塘边的小路还有点潮湿;村头的桑树,嫩绿中透着些微的寒意。那粗糙的石人,是山乡巫师们信奉的神祇。孩子们用泥巴搓成“药丸”,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柳树下有两个少女,争着向路人供应饭食。花丛中突然钻出一条狗来,对着行人狺狺不生……啊!我多想把这纯朴的乡情写成诗句,可惜知音不在这里。到村中去借纸笔吧,记下来,留作他日美好的记忆。
【集评】:
今·金性尧:“作者曾于许玠东溪宅中住过。这是别后旅途中怀念之作。颔颈两联,表现了作者的观察力,连两个村女争饷路的细节,他都记下来写进诗篇中了。”
(《宋诗三百首》第362页)
【总案】:
此诗写故乡道中所见,用移步换形之法,迤逦写来,仿佛信马而行,即目而写,不避琐屑,却生动地传达了诗人惬意舒心得其所哉的欣喜之情,也使读者于言外想见其逍遥自适留连忘返的身影。诗人按照耳目闻见自然写来。首联点明节令时景。中幅四句,着意描写乡村的淳朴风情。“野巫竖石为神象”,可见还保持着楚地信鬼而好祀的古老民俗。“稚子搓泥作药丸”,见得垂髻小儿无忧无虑,怡然自得。年轻的女子,因无礼法约束而不知羞涩避人;狗吠征鞍,也说明此地少有官绅车马经过。处处景物,都显示了一种无争无竟素朴自然的乡野风光与淳朴风情。四句若散缓而不经意,却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一致。末联以淡语写感慨,遥想知己,颇有“吾与点也”之意。诗人于理宗朝曾蒙主上知遇之恩,很想施展身手,干一番事业,然因数议时政,指斥权臣,终不得重用,故后归隐雪矶。正因为他厌倦了京师繁华表象下的龌龊,故对乡野风情感到新鲜而忘情。全诗中充满着“复得返自然”的轻松愉悦的情调,及其厌恶官场淡泊为怀的志趣。若仅赏其山野风味,犹不免失之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