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诗精华

醉歌十首

书籍:宋诗精华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宋精华》第957页(772字)

【原文】:

(其三)

淮襄州郡尽归降,鼙鼓喧天入古杭。(1)

国母已无心听政,书生空有泪成行。(2)

【原文作者及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30?),字大有,号水云,一说水云子,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进士南宋末,以善琴供奉内庭。元灭宋,随三官被虏北去。曾访文天祥于狱中。后为道士南归,往来于匡庐、彭蠡间。所作多纪实诗篇,述亡国之痛。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译文】:

两淮荆襄的州郡都已是一片降幡,元军敲锣打鼓开进南宋首都临安。国母谢太后已无心听政,准备投降,我一介书生空自泪流成行!

【集评】:

清·汪景、姚壎:“(《醉歌》)诸首周详恻怆,可当诗史。”

(《宋诗略》卷十七)

今·程一中:“这首诗的前两句明写战局惨败,暗写权臣误国;镜头从万里淮襄的一片降幡摇向元军进入都城临安,再推出两个特写:宫廷暗淡,儒生痛哭。远近疏密,自成格局。”

(《宋诗鉴赏辞典》第1337页)

【总案】:

汪元量是宫廷文人,以善琴受宠。他没像文天祥一类的社稷重臣那样,做出杀身成仁的壮举,但他却目睹了元军俘走宋朝幼主太后的事情,自己也随之北上,饱尝亡国的屈辱。在大都,他还拜见过囚禁中的文天祥。他用诗来记载这一段历史,也是一种忠贞的义举。所谓“国可灭,史不可灭”(《黄宗羲语)。而以诗为史,则不仅仅是“实录”,更是情感的历程,往往比史书更加感人。汪元量在历史上的形象与唐代安史之乱后的宫廷乐师李龟年相似,他的诗也本其亲身经历,慨叹了兴亡盛衰。

上一篇:晚步 下一篇:醉歌十首(其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