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骨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45页(1255字)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以盂肱关节外展至一定范围内即有肩部和上臂疼痛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在此幅度以外则无疼痛。

(一)流行病学

发病者多为中老年人,男女比例约为3∶2,右肩多于左肩。

(二)病因

喙肩弓由喙突和肩峰前部组成,二者由喙肩韧带连接。肩袖的肌腱、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肌腱和肱骨近端都位于喙肩弓下。无论是后天性的病变还是先天性的解剖异常,只要造成喙肩弓和其下肱骨头间隙的减小,都可能导致机械性撞击。一般为冈上肌撕裂、钙化或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或肱骨大结节创伤引发。Codman、Ozaki等、Sarkar和Uhthoff及Ogata和Uhthoff等学者,提出肩袖内退行性病变是原发病因,而肩峰下病理改变是继发病变的理论。原发的退行性变造成肩关节肌群力学平衡的破坏,这种平衡力的破坏,导致肱骨头上移和撞击。

(三)生理病理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发展分为三期:

第一期:水肿和出血。

第二期:冈上肌腱纤维化和肌腱炎。

第三期:肩峰前突的下缘增生骨刺和骨赘和冈上肌腱断裂。

(四)临床表现

上臂外侧疼痛,特别是三角肌止点处。外展上臂60°~120°时出现疼痛,外展时可同时发出响声,患者自觉上举时有碰撞感,患者因疼痛往往不敢活动上肢。内、外旋活动均明显受限。疼痛常在45°~60°开始出现,80°~120°时最为严重,160°以上则无疼痛。上肢下放时于同样角度出现疼痛,抗阻力活动时疼痛加重。压痛最明显处位于肩袖止点和肩峰下,尤以冈上肌于肱骨大结节止点处明显。

(五)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查体容易作出诊断,此外根据病史的不同也可区分病因。X线片可以发现钙化的肌腱和肱骨大结节损伤,MRI可进一步明确病因。Neer还将肩峰下注射利多卡因暂时缓解疼痛作为一项诊断性试验,现称为撞击试验,对鉴别单纯的撞击症状和其他病理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六)鉴别诊断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需与肩锁关节的疼痛鉴别。前者疼痛位于肩峰下,后者由炎症等引起,疼痛在肩锁关节,疼痛弧于外展大于90°时呈现,继续外展时疼痛无减轻反而加重。疼痛最明显时位于外展120°~18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