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粘连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骨科疾病诊断标准》第388页(737字)

肌腱损伤修复后,多数病例遗留不同程度的粘连,影响手的功能。

(一)病因

1.肌腱缝合部位位于裸露的骨面或缺血组织中。

2.肌腱缝合方式不当,如断端吻合口粗糙或形成较大团块。缝合过密过紧,影响断端血运。

3.切口选择不当,切口长度和肌腱接触面积过大,肌腱暴露时间过长等。

4.伤口感染也是发生粘连的重要因素。

(二)分类

汤锦波等根据粘连的性状和来源组织将粘连分成三类:

1.疏松粘连 来源于皮下组织,粘连疏松,有较大移动性,粘连一般仅侵犯到肌腱的外膜,肌腱内胶原纤维束排列整齐,肌腱愈合良好。

2.中等致密粘连 来源于腱鞘、骨膜掌侧板或肌腱本身,粘连呈现中等致密,移动性十分轻微或无移动性,粘连侵犯到肌腱的实质浅层,肌腱可以愈合,但不满意。

3.致密粘连 来源于骨组织,为致密组织,移动性十分轻微或无移动性,粘连侵犯到肌腱的实质之中,肌腱愈合受到较大影响。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肌腱断裂吻合术后,根据手指伸曲功能的丧失程度诊断肌腱粘连并无困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