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骨科疾病诊断标准》第506页(2614字)
骨髓瘤为骨髓的原发恶性肿瘤,占恶性骨肿瘤的4.42%。起源于骨髓的原始网状组织。异常浆细胞即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髓及软组织,产生M球蛋白,引起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异常等。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有增多趋势。
(一)流行病学
发病率为2~3/10万,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比例约为2∶1。
(二)病因
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病因有电离辐射、接触工业或农业毒物,与慢性感染、慢性抗原刺激有关。
(三)病理生理
肉眼肿瘤组织呈暗灰红色。镜下见肿瘤细胞为大片肿瘤性浆细胞构成,形态与浆细胞相似,但异型性明显,细胞及胞核大小不一,可有多核浆细胞及核分裂象,染色质排列不呈车轮状而较紊乱,核周围的胞浆透明区不易见到,不见Russel小体。按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①分化好,与浆细胞相似;②分化不好,形态与浆细胞差异大,似未分化癌细胞;③中等度分化,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瘤细胞又分为大小不同两型:小细胞似浆细胞,为分化较好者;细胞较大,胞浆红染,核大,呈圆形、卵圆形或肾形,淡染,偏心,亦为不同分化表现。
(四)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 本病好发于扁骨如颅骨、脊柱、肋骨、骨盆和胸骨;长骨中以股骨、肱骨多见,其他部位的四肢骨、手、足短骨均可发病,不过很少。
2.病程 病程为1个月至3年,平均为13个月。
3.症状
(1)疼痛:为早期症状,位于脊椎者,腰背痛。
(2)软组织肿胀:见于锁骨、肋骨、胸骨、肩胛骨和骶骨等处,因这些部位比较表浅,易于显现而引起注意。
(3)病理骨折:见于肋骨、椎体等部位,有的病例因骨折而入院检查时发现;肾脏损害,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等。
(五)检查
1.X线表现 以溶骨性破坏为主,发生于颅面骨者呈穿凿样破坏、呈圆形,直径自几毫米至数厘米;发生于盆骨者呈弥漫性骨质疏松,骨纹理粗糙,呈斑点状破坏;肋骨呈囊状破坏,可穿破至骨外;脊椎骨质疏松、破坏,椎体塌陷;长骨者起自髓腔,皮质破坏、扩张、消失,常合并病理骨折,以脊椎、肋骨以及股骨等处多见。
2.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减少,具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增多,浆细胞可增加到10%~73%,呈白血病表现。血沉快,尿中本周蛋白阳性者占35%~65%,须作多次检查方可靠。血磷和碱性磷酸酶一般均不高,在病变晚期或病变广泛发生病理骨折时可增高,50%~60%病例有球蛋白增加,并可出现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骨髓穿刺如浆细胞>3%时可疑,浆细胞>10%时可以诊断。
(六)诊断
1.根据发病年龄,易发部位以及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可作初步诊断。
2.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或骨髓活检为浆细胞瘤,为主要的确诊依据。
3.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D>2.0g/L;IgE>2.0g/L;IgM>15g/L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轻链排出>每24小时1g。
(七)诊断标准
1.中国抗癌协会于1999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40~70岁最多发。
(2)多发病变经常累及脊柱、肋骨、颅骨、髂骨和股骨等。
(3)骨科症状主要表现有明显的疼痛,骨与软组织包块,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
(4)化验室检查浆细胞数增高,球蛋白增多,A/G倒置,尿中本周蛋白阳性,骨髓穿刺可见瘤细胞,血和尿的蛋白电泳发现异常球蛋白。
(5)X线片表现:溶骨性破坏,颅骨为数毫米至数厘米直径大小的穿凿样破坏。骨盆广泛的骨质疏松和斑点状破坏,肋骨膨胀为囊状,脊柱骨质萎缩,破坏、有的椎体呈楔形,长骨溶骨破坏合并病理性骨折。
其中,单发骨髓瘤的诊断应取慎重态度,它必须具备:①病理检查已证实;②反复检查其他各骨未发现病变;③骨髓穿刺阴性;④化验检查本周蛋白阴性;⑤经多年观察仍保持单一病灶。
2.Hansen,Peter等提出的骨髓瘤新的诊断标准 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大于3%或在缺乏组织免疫化学分型情况下,形态学异常的浆细胞大于5%或有下列3种情况者。
(1)血浆M蛋白IgG≥30g/L或IgA≥20g/L。
(2)本周蛋白尿轻链≥0.25g/24小时。
(3)X线显示溶骨损害。
(八)鉴别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应同骨转移瘤相区别。孤立性骨髓瘤少见,诊断较难,应同骨巨细胞瘤、转移瘤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