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肝硬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326页(2496字)
胆汁性肝硬化是由于肝内或肝外胆管系统的损伤或长期梗阻所致,其特点是胆汁淤积,肝实质损害及进行性肝纤维化。可分为原因尚未明了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由已知原因造成胆汁淤积引起的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SBC)。
(一)病因
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应尚未阐明,可能为在一定遗传背景下,由于持续性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环境毒理因素或毒物作用,导致免疫调节紊乱或自身免疫反应最终造成胆管损伤。
2.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可由肝内外结石、肿瘤、胆管硬化、炎症、寄生虫感染、胆管术后狭窄、胆管先天性狭窄或闭锁、慢性胰腺炎,某些药物如氯丙嗪、甲睾酮等引起。
(二)病理
1.原发性胆汁肝硬化 病变主要在汇管区,其病理演变可分为四期。
Ⅰ期(胆小管炎期):主要为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
Ⅱ期(胆小管增生期):主要为纤维组织和不典型胆小管增生。
Ⅲ期(瘢痕形成期):表现为汇管区瘢痕形成,并向另一汇管区扩展或向肝小叶内延伸。
Ⅳ(肝硬化期):形成大小不等的多小叶再生结节。胆汁淤积严重者,毛细胆管内有胆栓。
2.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造成汇管区水肿,肝细胞羽毛状变性及溶解坏死,病情发展,可出现胆小管增生,胆管周围纤维化,胆管萎缩消失,亦可出现窦周纤维化。梗阻长期存在,严重胆淤的后果是肝细胞碎屑样坏死,胆汁性肝纤维化,最终再生结节形成,肝内血液分流。
(三)检查
1.主要为显着的胆汁淤积生化改变 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血清ALP,磷脂,胆固醇升高,血中有异常脂蛋白X出现。血清胆酸浓度较高。
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学指标异常 IgM明显升高,抗线粒体抗体(AMA)增高并呈高滴度,其中E2亚型阳性具有确诊意义。其他如抗平滑肌抗体、抗核抗体、抗DNA抗体、抗胆管细胞抗体在部分病例为阳性。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各项免疫学指标均阴性。
3.超声、CT、ERCP等影像学检查 可明确有无肝外胆管阻塞、结石、胆管狭窄或扩张、肿瘤等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证据。
(四)诊断标准
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多见于中年女性,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乏力、黄疸和体重下降伴右上腹不适,同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和IgM水平升高,AMA滴度大于1∶80并且E2亚型阳性时,要考虑PBC的诊断。肝组织活检对诊断PBC或判断其预后并非必要,AMAE2阳性患者往往具有PBC典型组织病理特点。因此当患者存在有AMAE2阳性及PBC相应临床表现,就可诊断PBC,而不需要依靠肝组织活检进一步确诊。对不典型病例尤其是AMA阴性患者,诊断比较困难,需行肝脏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2)分期:按病程将PBC分为3期。
Ⅰ期(临床前期):即无症状期,肝功能可正常或不正常。
Ⅱ期(临床期):肝功能明显异常,有瘙痒、黄瘤、乏力、黄疸、肝大等。常见肝外表现有干燥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Ⅲ期(终末期):常有门脉高压表现,肝功能异常,在整个病程中,血清AMA多为阳性,肝组织学也符合PBC表现。
2.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通常有胆管疾病史和既往胆管手术史,经常出现瘙痒和黄疸,肝脏增大常见。
(2)实验室检查:典型表现为血清ALP和胆红素水平增高。
(3)形态学特点:肝硬化结节通常为大小均一型,可出现小叶中央和残存小叶周缘胆汁淤积,可见胆汁外溢形成的“胆汁湖”。疾病早期出现静脉周围纤维化,纤维隔形成和胆管迂曲。
(五)鉴别诊断
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二者之间鉴别 后者可发现原发病灶,除肝硬化的表现外,尚有原发病的各种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病因不明,男性多见,主要表现为大胆管狭窄,临床上呈进行性阻塞性黄疸,常合并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血清胆红素与ALP显着升高、AMA、ANA为阴性,诊断主要靠ERCP、手术探查、术中胆管造影等。
3.自身免疫性肝炎 也可出现相似的临床表现,有些典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可出现AMA阳性,但同时可见ALT、AST明显升高,免疫球蛋白升高以IgG为主。肝活检病理以肝细胞损害为主而胆管损害较轻可与PBC鉴别。对皮质激素的反应亦较好。这两种疾病可同时存在即重叠综合征。
4.与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慢性肝炎、药物性肝病、中毒性肝病等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