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蛔虫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396页(2518字)
胆管蛔虫症(ascariasis of the bile ducts)是蛔虫钻入胆管而引起的急腹症。其发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已有极大的降低,农村高于城市。蛔虫厌酸厌氧,通常存在于小肠中下段,可以因为寄生环境的改变,如饥饿、发热、胃酸降低、驱虫不当、妊娠、胃肠功能紊乱等而窜动,上行达十二指肠,由于蛔虫有钻孔的习性,即可进入胆管。如胆总管口括约肌舒缩功能失调,则蛔虫更容易钻入。
(一)病因病理
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中下段,当人体全身及消化道功能紊乱,如高热、腹泻、饥饿、胃酸度降低、饮食不节、驱虫不当、手术刺激等,均可激惹虫体异常活动,上窜胆管;加之蛔虫有喜碱厌酸、有钻孔习性,在胆管炎、结石及括约肌松弛等更易引起成虫钻胆。窜入胆管者80%在胆管内,可为1~100余条。蛔虫进入胆管后,其机械刺激,引起括约肌强烈痉挛收缩,出现胆绞痛,尤其部分钻入者,刺激症状更频发,在其完全进入胆管或自行退出,症状可缓解或消失。进入胆管的蛔虫大多数死在胆管内,其尸体碎片、角皮、虫卵将成为以后结石的核心。蛔虫钻入胆管所引起的胆管阻塞是不完全的,故甚少发生黄疸,主要是蛔虫带入的细菌导致胆管炎症,且可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肝脓肿、膈下脓肿、胆汁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胆管出血、中毒性休克,以致死亡。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常为突然发作的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患者面色苍白、坐卧不宁、大汗淋漓、弯腰捧腹、哭喊不止、十分痛苦,腹部绞痛时可向右肩背部放散,但也可突然缓解。腹痛多为阵发性、间歇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疼痛过后,可如常人安静或戏耍或精神委靡。这种症状是胆管蛔虫病的特点,有助诊断。绞痛常因虫体嵌顿于括约肌处或多数成虫络绎进入胆管所致,甚至绞痛频频发作、难以缓解。当括约肌疲劳、松弛、蛔虫全部进入胆管或退出胆管,暂时静止时,症状可暂时缓解。出现胆管感染时,则腹痛持续。当合并肝脓肿时,可有肝区、腰背部胀痛。合并急性胰腺炎时,腹痛可扩展到上腹中部、左上腹及腰背部。若蛔虫致胆管穿孔,可出现全腹持续剧烈腹痛及腹膜刺激征。当蛔虫引起胆管出血时,可有上腹爆炸性疼痛、轻度黄疸和上消化道大出血三联症。胆管感染严重时,可出现败血症等。
(2)恶心呕吐:常有发生,多在绞痛时,相伴发生,吐出物中可含胆汁或黄染蛔虫。有的为“干呕”,患者不能正常进食。
(3)全身症状:早期无明显发冷发热,当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时可有发冷发热和黄疸。如并发肝脓肿、膈下感染、败血症等,则出现寒战高热,甚至中毒性休克等。
2.体征 早期虽然上腹绞痛,但腹软或仅上腹深在轻微压痛,无肌紧张,与其他急腹症显着不同。晚期如出现肝、胆化脓性感染、腹膜炎,可有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或可触及肿大而有压痛的肝脏、胆囊等。由于胆管蛔虫堵塞或胆石并存或肝脏中毒性损害,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
(三)检查
1.早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当出现合并症时则显着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多增高。
2.呕吐物、十二指肠引流液、胆汁或粪便中可查见蛔虫虫卵。
3.合并胰腺炎时,血、尿液淀粉酶可升高。
4.败血症时,血培养可为阳性。
5.后期可有肝功损害和继发性贫血。
(四)诊断
1.多见于儿童、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患者有肠道蛔虫症、吐虫或排虫史。
2.腹痛是本症的主要症状,常突然发生异常剧烈右上腹或上腹部钻顶样疼痛,常呈弯腰屈曲位,缓解后如常人。发作时向右肩胛部、右季肋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可有寒战和高热。
3.严重的症状,轻微的体征是本症的特点。腹壁较柔软,剑突下和右上腹可有轻微固定压痛,无反跳痛,按压有疼痛减轻。
4.血白细胞轻度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可查到蛔虫卵。
5.B超下可见胆总管内条形管状影,其内部不均,活虫体可见蠕动,如虫体已钙化,则为条索状强回声影。ERCP能清楚了解胆管有无蛔虫、位置、形态和数量。
(五)鉴别诊断
1.急性胰腺炎 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偏左,呈持续性剧烈性疼痛,向右后背放射,伴有休克、血尿淀粉酶升高,B超可发现胰腺炎性病变。但需注意与胆管蛔虫症并发急性胰腺炎相鉴别。
2.胆囊炎胆石症 见于年龄较大者,剧烈的腹部绞痛。腹痛多在右上腹季肋部,腹痛症状与体征一致。常伴有寒战、高热和黄疸。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和(或)胆管结石。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 多数有溃疡性病史。起病急,腹痛多在上腹部,很快扩散至全腹,呈持续性刀割样痛,剧烈难忍。查体可发现全腹明显压痛,板样腹,移动性浊音阳性,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膈下游离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