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胃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474页(1818字)
药物引起胃的不良反应,称药物性胃病(gastropathy of drugs)约占药物性副作用的1/3,许多口服药物可引起胃部不适,但有时虽非口服给药,亦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部不适。
(一)发病机制
主要为:①药物干扰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黏蛋白,影响胃黏液的质和量;抑制黏膜前列腺素合成,抑制黏膜上皮细胞正常增生、更新及肉芽组织形成,使胃黏膜屏障遭受破坏,修复障碍,而致胃黏膜糜烂、形成溃疡;②影响胃黏膜腺体正常分泌,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有些药物使血小板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凝血酶原而致上消化道出血;③有些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腐蚀作用,如铁盐等。有些药物影响胃肠运动功能及胃黏膜的血液和淋巴循环等,而损伤胃肠正常功能。
(二)临床表现
因用药种类、剂量以及是否联用刺激性胃药等而有不同,但主要为胃部受刺激、胃黏膜屏障遭受不同程度损害所致的胃部症状,重者发生胃溃疡与出血。
1.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吡罗昔康、保泰松、布洛芬等,易引起上腹疼痛不适,重者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常有胃黏膜炎症、糜烂及溃疡、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成人,偶见于婴幼儿。
2.抗生素类 许多抗菌药如四环素类、红霉素、甲硝唑、呋喃类等,口服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下降,加重消化性溃疡,甚至出血。有报道口服青霉素后,除产生一般胃肠症状外,尚可发生急性腹痛及胃肠出血。静脉注射红霉素、二性霉素、丝裂霉素等,亦可出现胃肠症状,偶有发生消化道出血者。多黏菌素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毒性较大,可造成胃黏膜局部缺血,促进组胺释放,导致胃炎、胃黏膜损伤。
3.抗肿瘤药物 如甲氨蝶呤、巯嘌呤等,刺激胃肠黏膜产生弥漫性炎症,黏膜肿胀、糜烂或形成溃疡等,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症状,形成胃炎或胃溃疡。
4.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包括ACTH、各种糖皮质激素,均可诱发胃黏膜形成溃疡,或使溃疡复发、恶化。有报道以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消化性溃疡发生率达37%。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的消化道溃疡,又称类固醇溃疡。临床症状与一般消化性溃疡略有不同。疼痛无明显规律性,常为隐袭发生,待病变已很严重,甚至出血、穿孔才被发现,此因皮质激素使疼痛感受阈增高,炎症反应降低之故。所以,在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胃肠反应,特别是原有溃疡者,更应慎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应避免与水杨酸盐、解热镇痛药及抗炎药物并用。用药期间不宜饮酒,应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溃疡病膳食,必要时可并用制酸、抗溃疡病药物。
5.其他药物 交感神经阻滞剂如降压灵等可促进胃酸分泌,增加胃肠蠕动,而易发生胃溃疡。酚妥拉明等具有组胺样作用,可加剧胃溃疡症状。组胺类药物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经常应用可引起溃疡病或使原有溃疡病加重。口服降糖药如甲磺丁脲、注射胰岛素,均可使胃液分泌增加,胃酸增高,而易发生溃疡病。此外,大剂量应用烟酸、维生素也可促进组胺释放;咖啡因、甲状腺素、氨茶碱、雌激素、巯甲丙脯酸等,均有造成胃部症状,促进胃溃疡形成及发生出血的可能。
(三)胃镜检查
可见胃黏膜广泛充血,多处糜烂,有出血点、浅表溃疡,有时见到胃内有活动性渗血表现。病变多位于胃体,少数累及食管下段及十二指肠。病变部位组织活检,常有炎症细胞浸润、黏膜浅表坏死、出血等。
(四)诊断
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胃部症状,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即可诊断。
(五)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非药物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病变、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脱垂、消化不良等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