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包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89页(3569字)

一、概述

急性心包炎以后,可在心包上留下瘢痕粘连和钙质沉着,在不同患者有不同表现。多数患者表现为慢性粘连性心包炎,在临床上无重要性;部分患者形成慢性渗出性心包炎,预后良好;只有少数患者由于形成坚厚的瘢痕组织,心包失去伸缩性,明显地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了一系列循环障碍临床现象,称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本节主要讨论此病的一系列临床问题。

二、流行病学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继发于急性心包炎,起病常隐袭,心包缩窄的表现出现于急性心包炎后数月至数十年,一般为2~4年。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病率占心脏病的1.5%,以老年人多见,男女之比为1.5∶1。如能及早进行心包的彻底剥离手术,大部分患者可获满意的效果。少数患者因病程较久,有明显心肌萎缩和心源性肝硬化等严重病变,则预后较差。

三、病因

当今,大多数缩窄性心包炎的原因不明(42%),在肯定的病因中结核性心包炎占多数,非特异性心包炎其次,放射治疗和心脏直视手术引起者在逐渐增多,少数为化脓性心包炎和创伤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很少引起心包缩窄。

四、生理病理

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中,心包纤维瘢痕形成和增厚,造成心包腔消失,绝大多数脏层和壁层心包完全融合。缩窄的心包妨碍心脏的扩张,限制了心室的舒张期充盈,导致了心排血量下降,阻碍静脉回流而引起体循环静脉压增高,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

五、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无特征性改变。

(1)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可有轻度贫血,血沉正常或加快,肝功能损害或低白蛋白血症等。

(2)腹水和胸水检查:通常为漏出液。

2.心电图 常见QRS波低电压,广泛T波平坦或倒置。50%左右可见二尖瓣型P波,在病久和年龄较大的患者中,可见心房颤动。

3.X线检查 大多数均可见到心包钙化,常呈不完整的环状。半数以上患者心影轻度扩大,其余心影大小正常。心影呈三角形或球形,左右心缘变直。常见胸腔积液或有胸膜肥厚。

4.CT、磁共振显像 若心包壁层只增厚0.5~2厘米,图像曲线呈现致密组织现象,可提示增厚。

5.超声心动图 可见心包增厚、粘连、反射增强或心包积液,心房增大而心室不大,室壁舒张受限制,室间隔舒张期矛盾运动,以及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增宽等表现。

6.右心导管检查 心排血量减低,心排血指数下降,右房压力升高,曲线呈M型,吸气后屏气时右心房压力曲线升高。右室压力升高,压力曲线呈现舒张早期下陷和舒张后期的高原波。

六、临床表现

1.症状

(1)呼吸困难:活动后呼吸困难是缩窄性心包炎的最早期症状,常因毛细血管压升高、心排血量下降、腹水导致膈肌升高、胸水等引起。

(2)全身症状:可有乏力、心悸、咳嗽、上腹疼痛、浮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2.体征

(1)心脏本身的表现: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正常或稍增大,心音减弱遥远,心率常较快。可听到舒张早期心包叩击音。

(2)心脏受压的表现:可见静脉压升高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Kussmal征阳性(静脉压显着增高,且在吸气时进一步上升),肝大伴与颈静脉搏动一致的肝脏搏动、腹水、胸腔积液、下肢水肿等。

七、诊断

1.临床表现 多有急性心包炎史。早期症状多为活动后呼吸困难,晚期出现腹水、胸水、肝肿大、颈静脉怒张等体循环淤血的体征,但无心脏显着扩大或心脏瓣膜杂音等。

2.心电图检查 QRS波低电压,T波平坦或倒置,两者同时存在是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强力佐证,仅有T波变化而无低电压对临床诊断有帮助,仅有低电压而无T波改变则无意义。心电图的改变常可提示心肌受累的范围和程度。

3.X线检查 心包钙化是曾患过急性心包炎的最可靠的X线征象,多数患者中均可见到。

4.CT、磁共振显像 心包增厚及缩窄存在提示本病。

5.超声心动图检查 可见心包增厚、粘连,心房增大而心室不大,室壁舒张受限制等。

6.心导管检查 对疑有缩窄性心包炎而以上不能确诊者有用,可证实存在双腔均等的舒张期充盈压升高,有助于与限制型心肌病相鉴别。

八、鉴别诊断

1.限制型心肌病 本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心内膜下心肌病变或某些心肌病,以心脏间质纤维化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和缩窄性心包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表现颇为相似。但限制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心肌、心内膜特征性增厚和反射性增强,室腔缩小及心尖闭塞等特点,无心包增厚;无心包叩击音;心电图多无低血压,有T波变化,有时见病理性Q波,除心房颤动外,常有其他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室内阻滞,可见心室肥厚或劳损;心导管检查右室舒张末压<1/3右室收缩压,右房平均压降低等,可资鉴别。少数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后,诊断仍难确定时,可重做心包活体组织检查。经左侧第五肋间做一切口,切除一块心包送病理检查。如证实是缩窄性心包炎,即可将原切口扩大进行心包切除术。

2.肝硬化或肝静脉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 均可有肝肿大和(或)腹水。依据临床症状及头部、上肢静脉压有无升高,易于和缩窄性心包炎进行鉴别。此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可见食管下段静脉曲张。

3.充血性心力衰竭 既往心脏病病史,心脏增大,常可存在心脏瓣膜杂音,下肢浮肿明显而腹胀相对较轻。应用利尿剂后静脉压明显下降,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应用利尿剂对静脉压影响不大。无心包钙化、增厚等表现。

参考文献

1 Goldman L,Ausiello D.ed.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22th ed.Philadephia;WB Saunders,2004.454~460

2 Topol EJ.Pericardial disease.Textbook of Cardiovascuiar Medicine [M].2nd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2,611~615

3 Maisch B,Ristic AD.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of pericardial disease [J].Heart,2003,89(9):1096

4 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49~1261

5 吴祥,杜晓,蔡思宇.急性心包炎PR段偏移的临床意义 [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7:25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