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脊索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神经外科疾病诊断标准》第161页(2612字)
一、概述
1857年,Virchow首先报道脊索瘤(chordoma)。翌年,Muller指出脊索瘤与胚胎残留脊索组织有关。
脊索瘤生长在颅底和脊柱。生长于脊柱者,多位于骶椎,其次为颈椎,胸椎和腰椎少见。生长于颅底者,多源自蝶骨和枕骨连接处。据统计,约50%的脊索瘤发生在骶尾部,40%发生在颅底,10%发生在脊柱的其他部位。
颅底脊索瘤占颅内肿瘤的0.15%~0.5%。虽然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高峰年龄为30~40岁,儿童少见。男性比女性多见,比例约为3∶2。
二、病理
脊索是胚胎时期位于背中央的中胚层组织,随胚胎发育逐渐退化,其残余组织即为脊索瘤的来源。
颅内脊索瘤多起自颅底中线部位(斜坡),位于硬膜外,呈缓慢浸润性生长,也可突破硬膜。向前外可生长至鞍旁或鞍上,甚至伸入海绵窦、颅中窝和颅前窝;向前外下可累及咽部和鼻腔;向后可进入颅后窝,压迫脑干或延及小脑脑桥角、颈静脉孔或枕骨大孔区。
肿瘤呈灰白、暗灰或红褐色,常向周围侵袭。有的边界尚清楚,但无确切的被膜。瘤组织或为半透明胶冻状,血供不丰富;或有许多纤维条索和小血管及钙化及碎骨片,血供相当丰富。
显微镜下瘤细胞排列成片或不规则的条索,中间隔以结缔组织,细胞间有大量黏液。瘤细胞大而圆,胞质内有黏液,故呈泡沫状或有空泡形成,核较小,常偏一侧,为其特征。有时瘤细胞大小不等,核大深染,有核分裂象,可称为恶性脊索瘤,更具浸润性,可沿蛛网膜下腔播散或转移。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空泡细胞核不规则,有明显核仁,空泡内有少量电子密度稍高的物质,可能是一种与细胞外基质相同的物质。此外,线粒体与粗面内质网重叠,形成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复合体。
三、检查
1.头颅X线平片 有重要诊断意义,表现为肿瘤所在部位的骨质破坏,也常见到斑片状或团状肿瘤钙化。
2.CT扫描 可见颅底部类圆形或不规则略高密度影,边界较清楚,瘤内有钙化,增强扫描肿瘤不强化或轻度强化。骨窗像可见明显骨质破坏。
3.MRI 肿瘤多为长T1长T2信号,瘤内囊变区呈更长T1、长T2信号,钙化为黑色无信号影,出血灶则呈高信号,注射Gd-DTPA后肿瘤轻度至中度强化。
4.脑血管造影 如肿瘤位于鞍区,可见颈内动脉虹吸段外移,大脑前动脉水平段上抬。位于鞍旁颅中窝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抬高,大脑中动脉起始段和水平段也上抬。向颅后窝发展的肿瘤常将基底动脉推向后方或侧后方。
四、临床表现
颅内脊索瘤起病常较缓慢,病程较长,平均3~4年。个别急性发病。约70%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头痛,与颅底骨浸润和硬脑膜刺激有关。如有颅内压增高,则头痛加重。除头痛之外,尚可出现定位症状,这类症状主要取决于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在此基础上确定的肿瘤分型。
Kamrin将颅内脊索瘤分为鞍旁型和斜坡型,太简单,不能涵盖各种类型的脊索瘤。反之,Nakano分为两型九个亚型,似又过于繁杂。现一般将之分为鞍区型、颅中窝型、斜坡-颅后窝型、鼻咽型和混合型。
1.鞍区型 肿瘤常累及视路和垂体,出现视野缺损和视力减退,部分患者有垂体功能低下,表现为性欲减退、毛发脱落、乏力、易倦等。个别尚有下丘脑受累症状,如肥胖、尿崩、嗜睡等。
2.颅中窝型 肿瘤向鞍旁颅中窝发展,主要表外现为Ⅲ~Ⅵ脑神经麻痹,其中尤以展神经受累多见,可能与展神经行程较长,其进入海绵窦处又恰是脊索瘤起源部位有关。肿瘤压迫或侵入海绵窦时可能出现海绵窦综合征。
3.斜坡-颅后窝型 肿瘤突向后方压迫脑干、脑神经和基底动脉,常有双侧锥体束征、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和脑神经麻痹。向小脑脑桥角发展者,出现Ⅴ~Ⅷ脑神经症状。累及颈静脉孔区者,后组脑神经麻痹。
4.鼻咽型 可能出现鼻塞、鼻出血、下咽和通气困难等症状,鼻腔常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鼻咽腔检查可能见到肿块。
5.混合型 肿瘤巨大,累及范围广泛,可因为受累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五、诊断
根据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多发性脑神经损害等临床表现,结合肿瘤所在的部位、明显的骨质破坏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所见,脊索瘤的诊断多无困难。鼻咽型脊索瘤尚可经活检确诊。
六、鉴别诊断
脊索瘤有时需与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鉴别,但这些肿瘤绝少会像脊索瘤一样引起斜坡鞍区广泛的骨质破坏。比较困难的是如何与鼻咽癌、颅底软骨性肿瘤和巨细胞瘤鉴别。尤其是软骨肉瘤,其起源、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与脊索瘤十分相似,以至于有些学者将软骨样脊索瘤与软骨肉瘤视为同一疾病。但最近有人报道,在电镜下脊索瘤细胞内可见到由粗面内至网环绕的线粒体团、胞质内空泡、中间丝、桥粒(Desmosomes)和明显的高尔基器,而由粗面内质网环绕的线粒体团(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复合体)是脊索瘤的特征,不存在于软骨和软骨样肉瘤。免疫组化试验证明,脊索瘤中的上皮标记蛋白阳性,据此可与包括软骨肉瘤在内的软骨性肿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