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26页(2802字)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又称肾错构瘤,起源于肾间质细胞,肿瘤组织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成。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但有恶变的可能。
1.流行病学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0%见于中年女性。本症在英国的发病率为1︰150000。1989年我国第三届全国泌尿外科学会会议,统计肾肿瘤196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7例(3.9%)。顾方六报道一组从1980—1988年232例肾肿瘤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1例占9%。
2.病因 本病分为两类:一种是全身结节性硬化症的一部分,此型国外多见;另一类不伴结节性硬化症,我国大多数为此型。结节性硬化症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是遗传的家族性疾病。不伴发结节性硬化症:无家族史,发病年龄在30~60岁,女性多见,病因不明。
3.病理生理
(1)伴发结节性硬化症:结节性硬化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是遗传的家族性疾病。见于青少年,80%的患者面部有蝴蝶状皮脂腺瘤,其他器官如脑、眼、心、肺亦有病变。表现为大脑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有癫痫发作。肾脏为潜伏性病变,肿瘤小,多发生于双侧肾脏或多发,有时肾门淋巴结受累肿大,这并非肿瘤转移,认为是多中心病灶。
(2)不伴发结节性硬化症:无家族史,发病年龄在30~60岁,女性多见,肾肿瘤较大,多为单侧、单发,往往出现尿路症状。
国内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绝大多数并不伴有结节性硬化。此类肿瘤是由血管、平滑肌、脂肪混合构成的结缔组织良性肿瘤,表面无包膜覆盖。由于血管丰富,管壁无弹性组织,故常有瘤体的内出血,肿瘤破裂后常出现休克和急腹症表现。该肿瘤不侵及肾周围器官,无转移。
4.临床表现
(1)肿块:多数因肿块而就诊。肿块位于上腹部,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有一定弹性,可随呼吸而活动。
(2)疼痛:为腰部或上腹部间歇性疼痛,多为胀痛、隐痛,也可呈发作性疼痛。若肿瘤破裂出血,则引起突发性剧痛。
(3)出血:表现为腰、腹部疼痛加重,伴有压痛及反跳痛。可触及迅速增大的肿块。若破入集合系统,则出现严重血尿,严重出血可导致休克。
(4)血尿:一般很少发生或仅为镜下血尿,但肿瘤破裂入肾盂时,则出现大量肉眼血尿。
(5)其他:可表现发热、高血压及消化不良。如系双肾病变,可能有神经系统改变,及面部皮脂腺瘤、四肢结节性硬化症的表现。
5.检查
(1)X线检查
1)泌尿系平片:肾影明显增大,并有不规则低密度区。
2)泌尿系造影:只能发现较大的肿瘤,表现为肾盂肾盏变形呈弧形压迹,但无破坏征象。
3)肾动脉造影:有特征性表现。动脉期除可见瘤内血管扩张、迂曲外,表现如一串葡萄的动脉瘤样血管扩张或肾实质期、静脉期由于造影剂滞留在瘤体内肌组织形成洋葱皮样团块影。
(2)超声检查: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检出率很高。其特征性表现为肿瘤内脂肪成分较多时,表现为团块状强回声,整个肿块呈强、低回声相间的层次结构。
(3)CT检查:肿瘤呈边界清楚的低密度或不均匀性低密度占位,瘤内脂肪成分的存在,CT值常为负值(-120~-40Hu),内部的不同部位CT值变化较大,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增强后扫描占位病变内强化部分为丰富的血管和平滑肌成分。以平滑肌成分为主的肿瘤,增强后扫描有时可见瘤体内血管和围绕血管的平滑肌强化,呈洋葱皮样或漩涡状团块。CT还可发现瘤内或肾包膜下出血。
(4)MRI检查:肿瘤内脂肪信号的特点是: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T2加权像仍为高信号,有时中等信号。脂肪成分较少时,肿块缺少特征性信号而呈混杂信号。
6.诊断标准
(1)多数因肿块而就诊,疼痛为腰部或上腹部间歇性疼痛,若肿瘤破裂出血,则引起突发性剧痛,一般很少发生或仅为镜下血尿。
(2)超声检查: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检出率很高。表现为团块状强回声,整个肿块呈强、低回声相间的层次结构。
(3)CT检查:肿瘤呈边界清楚的低密度或不均匀性低密度占位,CT值常为负值(-120~-40Hu),内部的不同部位CT值变化较大,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
7.鉴别诊断
(1)肾细胞癌:也表现为腰痛、腰腹部肿块及血尿,但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更常见、更明显。泌尿系造影肾盂肾盏除受压、移位、变形以外,多有破坏征象;超声检查呈低回声或不均质回声的软组织块影;CT检查显示明确的肿块影,密度高,CT值为正值。上述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明显不同。
(2)肾胚胎瘤: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增大的腹部肿块,为首发的和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且多发生于儿童为其特点。病情进展迅速且伴恶病质表现。泌尿系造影似肾癌改变。超声、CT、MRI检查除显示巨大的肾肿块和少量肾组织以外,由于瘤内常有出血、坏死、囊变,肿块常为不均质性,甚至形成以巨大囊性肿块为主的病变,但囊壁厚而不规则。
(3)多囊肾:腹部肿块和腰痛与本病相似。但病程进展缓慢。多为镜下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较为明显。泌尿系造影检查双肾影明显增大,边缘不规则,肾盏伸长、变形;肾功能严重受损时,双肾显影不良。超声检查显示双肾明显增大,肾实质内布满大小不一的囊状低密度区,囊状液性暗区彼此不交通。CT及MRI检查表现与超声检查表现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