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标准化为情报工作现代化提供必要的基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243页(926字)
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大约为500万篇,且每年按10-12%的速度持续增长。面对这浩如烟海的科技文献,要想从中迅速而准确地查找到所需的情报资料,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就如同大海捞针,难于上青天。仅靠手工检索,既要耗费大量时间,又难查找和查全。实践表明,只有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装备情报工作,才能实现情报管理现代化。情报工作现代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情报政策、科学管理、现代化情报技术以及情报的加工、处理和传递技术的现代化。还包括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光学记录技术和声象技术。现代化情报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包括电讯、缩微复印、声象等技术在内的,用于收集、贮存、加工和传播科技情报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使情报加工、检索、翻译、管理工作自动化;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又可使情报传递网络化,进行高速度的联机检索;应用光学记录技术、可使情报资料的存贮缩微化,进行高密度的情报贮存;而声象资料的应用与发展,又促进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服务效果。
上述这些内容,必须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例如ISO情报网1975年打算建立国际标准数据库,但是由于各成员国使用的计算机在型号、性能、兼容性、主题词表、文种、软件、贮存内容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目前尚难统一,更无法进行联机检索和资料共享。后来广泛开展了ISO情报网手册、ISONET主题词表、统一标准着录格式、磁带格式、数据格式以及主题标引等的标准化,这些都为建立国际标准数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经互会的自动化情报系统已有一定规模,英国、美国、苏联、法国、德国等均已建成标准数据库并进行自动化管理。
总之,在情报工作标准化的基础上,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标志着情报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期。ISO第十三届全体大会认识到,需要建立高容量、全部磁盘文档的随机快速存取全文数据库、图形、三维全色静止和运动图像等。在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智能型标准情报中心的建立任务,已提到当代人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