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词典。《汉书·艺文志》将《尔雅》列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唐朝时,是学馆生徒必读书之一。其中“尔”是“近”的意思;“雅”本意为“正”,引申为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即“雅言”。“尔雅”就是“近正”,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
作者
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
内容沿革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尔雅》3卷20篇。唐朝以后将它列入“经部”,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现存《尔雅》为19篇,与班固所说的20篇不同。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凤则认为原来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
19篇的名称是:
《释诂》——对古代词汇的解释
《释言》——对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的解释
《释训》——解释连绵词和词组,以及形容词和副词
《释亲》——解释亲属的称呼
《释宫》——对宫室建筑的解释
《释器》——对日常用具、饮食、衣服的解释
《释乐》——对乐器的解释
《释天》——对天文历法的解释
《释地》——对于行政区划的解释
《释丘》——对丘陵、高地的解释
《释山》——对山脉的解释
《释水》——对河流的解释
《释草》——对花草的解释
《释木》——对树木的解释
《释虫》——对昆虫的解释
《释鱼》——对鱼类的解释
《释鸟》——对鸟类的解释
《释兽》——对动物的解释
《释畜》——对动物的解释
由于对古人的词语分类原则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对前3篇诂、言、训之间的界限,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认识,这3篇的解释也很模糊。13-19篇是对于生物的一些解释。但是其分类与现在很多地方差异很大,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时代的观点有别之故。例如“鼯鼠”由于会飞行,便将它归到释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