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 |||
拼音 | páo dīng jiě niú | 简拼 | pdjn |
近义词 | 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 | 反义词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
成语解释 | 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 ||
成语出处 | 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 ||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 ||
例子 | ◎ 譬如庄子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他的许多寓言,古代文论经常运用到的,如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作为中间的一部分,它们本身不属唯心主义。 | ||
英文翻译 | dismember an ox as skillfully as a cook | ||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了,对牛的结构完全了解。 | ||
成语正音 | 庖,不能读作“pāo”或“bāo”。 | ||
成语辩形 | 庖,不能写作“疱”。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