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简介

道士

道士

道士一词,在古代可以指的是一般学道、务道之士,是学道之人的泛称,并非完全指向经营道家信仰(道教)的信徒。在宋朝以后,道士逐渐成为道教的专有名词。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中国大陆有道士近10万人。

道士历史

北朝时代又多以道人称佛教沙门。,“真人”又是道士的一种尊称。南北朝的道士尊称张陵为“正一真人”,许谧为“上清真人”。东晋《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云:“夫先生者,道士也。于此学仙,道成曰真人;体道大法,谓之真人矣。”《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真正定义了道士的职务:“所以名为道士者,谓行住坐卧,举心运意,唯道为务;持斋礼拜,奉诫诵经,烧香散花,然灯忏悔,布施愿念,讲说大乘,教导众生,发大道心,造诸功德,普为一切,后己先人,不杂尘劳,唯行道业”。

到了唐朝道人又专指道士。即使是到了唐朝,道士、道人、方士等名词还是经常混用。

《唐六典》卷四云:“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其德高思精,谓之炼师。”

道士起源

道家思想最早可追溯到老子庄子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有“古之道士”一词,但不是指道教徒。真正的道士之称可能始于汉代,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奉老子为始祖。东汉汉灵帝时,张角创立太平道之后,始有道教之名。

道士

茅山道士所用驱魔符

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明本》亦有“惟道家之教,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道士一词是寇谦时才开始广泛使用,不过早期道士专指出家求真理之人,不指在家修道士。

但一直到唐代,道士与方士的称呼仍然可以混用。

道士分类

按地域,道士又可分为茅山道士、罗浮道士等。《三洞奉道科诫》将道士分为六阶:“一、天真道士,二、神仙道士,三、山居道士,四、出家道士,五、在家道士,六、祭酒道士。”,道士中被认为道功最高者,称为“高功”。

闵智亭道长《道教杂讲随笔》述:“全真高功一定须得到上一代高功的“拨职”才是合格高功。”北魏人寇谦之改革天师道,自称天师,自此道教徒可在家立坛。

道士特征

道士的服装称为道袍,是一种中国古代的汉服,还要戴古代的冠巾,脚上穿的鞋叫做云履。道士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称为宫、观、道院或者庙,他们大多住在这些宫观里面。当然现在内衬多半是满清式褂的道服。

现代道教主要分为全真派与正一派两派,一个传统的全真派道士,需受戒出家,居住于宫观之内,大部分素食,不许娶妻,类似佛教僧侣。道人常留须蓄发,头顶挽髻,强调打坐、清修。另外还有全真南派,可以娶妻生子。

正一派的道士可以结婚,可以居住家中,也称“火居道士”,不斋戒时可吃荤食肉,很少人出家,发型大多也是一般的现代发型。集会时方赴宫观,主要从事道教仪式活动,尤其强调画符、念咒,驱使鬼神。现代正一弟子须经过授箓才成为有资格的道士。

分享到:

道士的故事

更多 >>
  • 唐朝道士李淳风童年故事唐朝道士李淳风童年故事

    李淳风是陕西岐山人,父亲李播,祖籍太原人,在雍县为廷尉(卫士),母亲刘氏,娘家是书香门第,精通四书五经,家道富裕。李播年近五旬无儿子,今夫妇因晚年得子,非常快活,满月便设盛宴款待邻友,酒过数巡李播对邻友们[更多]

  • 巫婆出丑巫婆出丑

    赵中元的村里有个巫婆,经常向人散布什么观音老母下凡、救苦救难、专给老百姓治病。有病人请她治疗,有时候瞎猫碰上个死老鼠,请她一看真的好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老百姓不[更多]

道士的相关人物

  • 葛洪葛洪

    葛洪(283年-343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是晋朝时代的阴阳家,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相[更多]

  • 巢父巢父

    巢父:传说中的高士,道家前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居聊城(今属山东省),以放牧了此一生。聊城古有巢陵,为巢父葬处,在今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村西北二里许。聊城县治曾移此。其墓旁传[更多]

  • 李淳风李淳风

    李淳风(602年-670年),唐代道士,道号黄冠子,岐州雍县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是《推背图》的作者之一。[更多]

  • 吕洞宾吕洞宾

    吕洞宾简介网络游戏中吕洞宾形象吕洞宾,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岩),字洞宾,以字行,道号纯阳子,绰号回道人,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蒲州河中府永乐县招贤里(今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