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焊接技术手册

热喷涂工艺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焊接技术手册》第502页(3504字)

包括表面制备、预热、喷涂及喷后处理等工序。

1.工件表面制备

热喷涂需要一个粗糙、清洁,并与喷涂层结合力强的完整表面。工件表面是否合乎要求,是能否获得良好喷涂层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认真准备。

(1)表面预加工:车、磨加工,制造新产品时,预加工留量建议为0.1~0.25mm。若基材强度较低,而涂层又承受较大的局部压力时,应增大预加工量。旧件修复时,建议预加工到最大磨损量以下0.1~0.20mm。另外应保证工件边、角、变断面处的平滑过渡,以防由于断面变化较大,产生内应力造成喷涂层剥落。

(2)表面粗化处理:粗糙的表面能增强基材与喷涂层的结合力。粗化的常用方法有喷砂和机加工等。喷砂可使粗糙度达到RZ3.2~12.5。对于某些薄壁件要求RZ1.60,在塑料基体上喷涂低熔点金属时基体要求粗糙度RZ1.60。材料硬度大小不同,使用的砂子不同。HRC50左右的材料用冷硬铸铁砂,HRC40左右的材料用刚玉砂(Al2O3),HRC30左右用石英砂(SiO2)。喷砂后需用压缩空气吹净残留砂粒。喷砂处理过的工件应尽快进行喷涂,以免重新污染和氧化。粗糙度是否达到了要求可用仪表测量,但大多数情况还是凭经验观测。即在强光下,从各个不同角度观察,均无反射亮斑即算合格。

机加工粗化包括:车细螺纹、磨削、滚花等。机加工粗化,往往与喷砂或喷涂结合底层的方法联合使用。

(3)喷涂结合底层:为提高喷涂层的结合强度,先喷一层易与基材结合的过渡材料,如钼、镍铬复合材料、镍铝复合材料等。如果基材厚度太小,不易喷砂时,为提高喷涂层结合强度,可以先喷涂结合底层,结合底层不宜太厚,一般控制在0.10~0.15mm。

(4)表面清洗:为去除油污,露出清洁、光亮的金属表面,清洗方法有:

1)热碱溶液清洗:用氢氧化钠、磷酸三钠、碳酸钠等热溶液,浸泡、冲洗工件,露出金属光泽后,再用清水冲洗,也可以用金属洗净剂进行清洗。这种方法费用低,效果较好。

2)用有机溶剂清洗:用丙酮、三氯乙烷、三氯乙稀等冲洗工件。有机溶剂略有毒性,使用时注意安全和通风。

3)渗油多孔件的清洗:如长期浸在油中的铸铁件,应加热300℃,保温3~5h,使油脂全部渗出,擦净后再清洗,才能达到彻底清洗的目的。若铸件不能承受300℃以上加热时,如大型铸铁机床导轨,加热300℃以上会引起组织变化和导轨变形,这时可以低温100℃左右反复加热多次,直到没有油污浸出或加热不再有青烟时,擦净后再作表面清洗。

2.预热

预热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清除工件吸附的水分,其二是使工件热胀,降低喷涂层冷却时产生的拉应力数值。预热温度为80~120℃。预热时加热应缓慢、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预热的方式有:炉中预热及氧-乙炔预热。氧-乙炔预热火焰用中性焰或碳化焰。

3.喷涂施工注意事项

(1)喷枪与工件的相对位置要正确:喷枪与工件要保持一定距离。距离范围见表9-46。喷枪角度,应使射流轴线与工件表面之间夹角大于45°。

表9-46 不同热喷涂方法的喷涂距离

(2)喷涂层厚度:每层喷涂厚度不得超过0.15mm。总的喷涂层厚度不得超过1~1.5mm。要分层逐步加厚喷涂层,否则将降低喷涂层的结合强度。

(3)工件表面温度监视:为减小热应力、减小变形和涂层开裂,要保持工件喷涂表面温度不超过150℃。为此在许多情况下,采取气流冷却。若发现温度高于150℃时,应停止喷涂,待温度下降到150℃以下时再继续操作。

(4)火焰喷涂时,用中性焰或弱碳化焰,送粉量一般选在20~30g/min范围内。

4.等离子喷涂参数选择

(1)电功率与送粉量的最佳配合:为获得结合强度高、耐磨性好的喷涂层及最高的沉积率,需要电功率与送粉量最佳配合。在选定了离子气种类、流量、电弧电压之后,改变电流即调节了电功率。所需电功率取决于粉末的熔点、粒度及送粉量。喷层重量g2与送粉量g1之比即是沉积率n。n=g2/g1×100%。

(2)离子气:喷涂离子气有氮气和氩气,二者比较,氩气用得较多,氩气的电离电位低,易于引弧和稳弧,气体密度高,有利于加速喷涂粒子。气体性能稳定,高温时不与粉末发生有害反应,形成的喷涂层致密度高、夹杂物少。但氩气焓值低、价格高。在氮、氩离子气中加入少量的氢,可以提高电弧电压,在同样电流情况下使电功率增加。氢量过多电极烧损加速,一般氢的加入量为5%~10%。

(3)送粉气体:类型与离子气相同,流量为离子气的,一般在15~18L/min范围内。

(4)送粉量及粒度要求:对于金属类堆焊材料,送粉量在80~140g/miin范围内,它取决于电功率、喷嘴结构、粉末粒度、熔点等物理性能。常用的喷涂粉末粒度在120~300目之间。希望粒度均匀一致,粒度越均匀越容易获得均匀一致的喷涂层。

5.喷涂后的处理

(1)封孔处理:由于喷涂层是堆叠的,具有多孔性,对于密封件、防腐蚀件喷涂层,必须进行封孔处理,即喷后选择合适材料填充孔隙。封孔材料常用的有:有机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石蜡,某些油漆及油脂等。具体选择要根据工件的工作条件,和封孔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定。如工件接触弱酸和有机溶剂,工作温度在150-260℃时,可选用酚醛树脂。工件接触水、油,工作温度在150℃以下时,可选用丙烯酸脂类厌氧胶粘剂。工件接触酸、碱、海水,工作在室温环境时,可选用微晶石蜡作为封孔剂。封孔剂的固化方法随封孔剂不同而不同。封孔时,喷涂面应清洁、无油污及杂物。若染有油污,用清洗剂清洗,待清洗剂蒸发干燥后才能进行封孔处理。

(2)喷涂层的机械加工:由于耐磨喷涂层的硬、脆、多孔性,机械加工易引起开裂和喷层脱落。喷涂层的配合面常用的机加工方法有车削和磨削。车削时应选好刀具,磨削时应选好砂轮。为了防止切屑和磨料粒子嵌入孔隙中,在进行机加工时,先用石蜡封孔。但这对滑动配合的耐磨面的贮油性能有较大影响,降低润滑效果,所以必须清除残存的石蜡,其方法是用煤油浸泡清洗。

车削规范及刀具的选择:纯铁、铜、铝的喷涂层选用高速钢刀具。其他硬质耐磨喷涂层,选用金刚石刀具、陶瓷刀具、立方氮化硼刀具或添加碳化钽、碳化铌的超细晶粒硬质合金刀具。车削规范见表9-47。

表9-47 喷涂层车削规范数据

注:Ni04、Ni60均为国产自熔性Ni-Cr-B-Si型合金喷涂粉末。

磨削规范及砂轮的选择:磨削应选用硬度高的砂轮,如绿色碳化硅、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砂轮。为减少脱落的砂粒,嵌入孔隙影响磨削质量,选用粒度稍粗的砂轮。磨内圆的小直径砂轮,为提高使用寿命和保持切削能力,选用疏松组织(10号以上)砂轮,或大气孔(组织大约相当于10~14号)砂轮,磨削规范见表9-48。

表9-48 喷涂层磨削规范数据

上一篇:激光耐磨处理 下一篇:焊接性的概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