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171页(1598字)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头顶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常与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同时并发,发病机制不甚明了,据推测其可能与免疫功能障碍有关。

〔诊断要点〕

一、多见于成年男性,好发于头顶和枕部,严重时累及整个头皮。

二、皮肤损害 初起为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逐渐增大为众多无痛性3厘米~5厘米大小的半球形或细长的结节。结节软化形成脓肿,破后形成瘘孔,其间可形成窦道,有脓溢出。可致严重的瘢痕性脱发。

三、慢性经过,可迁延数年至数十年。

〔治疗〕

一、注意卫生,避免搔抓,禁饮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类、浓茶等。

二、全身治疗 急性炎症阶段应选用有效抗生素,给予足够剂量和疗程。慢性炎症阶段较难治疗,可试用以下方案。

(一)长期小剂量抗生素治疗 如四环素0.75克~1.0克,分3次~4次于饮前服用,一周后减为0.25克,早饭前顿服,持续2个~3个月以上。

(二)小剂量抗生素与皮质激素交替应用,可收到一定疗效。

(三)13-顺维甲酸 初量1毫克/千克/日,分次口服,明显好转后减至0.75毫克/千克/日~0.5毫克/千克/日维持,一般12周可治愈,但可复发,复发后再次用同样剂量仍有效。需治疗半年以上。

(四)硫酸锌 初量400毫克,日3次,口服,有效后减至低量维持,同时监测血清锌值,调整用量。需治疗半年以上。

(五)注射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等亦有一定疗效。

三、局部治疗

(一)硫黄软皂洗头,每周2次。

(二)0.5%新霉素或0.1%雷佛奴尔溶液湿敷,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三)1%氯霉素二甲基亚砜溶液外涂,每日2次(氯霉素1.0克,二甲基亚砜60毫升,水40毫升)。

(四)纯石脂外敷。

(五)皮损内注射去炎松混悬液可使已发生的肿块消退。

(六)热敷有一定疗效。

四、免疫疗法 试用自家菌苗或多价菌苗注射。

五、物理疗法

(一)超短波、紫外线、激光、音频等可在早期选用,有一定疗效。

(二)X线照射脱发 在炎症控制后可选用。可使病变好转或消除。

六、外科治疗

有波动的脓肿可切开排脓,脓肿间窦道也要切开。有时需切除窦道,选用袋形缝合术,甚至全部切除病灶,而后进行植皮。

七、中医药治疗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之,方可用公英、紫花地丁、银花、连翘、当归、川芎、皂刺、山甲、陈皮、桔梗、甘草加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