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阿米巴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218页(1117字)
本病是由于溶组织阿米巴原虫侵入皮肤、粘膜所致。常继发于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肝脓疡,极少数也可原发于皮肤。
〔诊断要点〕
一、常有阿米巴疾病史。
二、好发于肛周和会阴部附近。开始可发生脓肿,并迅速形成溃疡,很快向外扩展,可形成直径数厘米甚至十几厘米的大溃疡。表面覆盖坏死组织和脓液,有恶臭味。自觉有明显疼痛;有的形成肉芽肿性损害,呈乳头样或菜花样增殖,质硬易出血,表面覆盖脓性分泌物。
三、慢性病程。
四、从损害的脓液或溃疡基底组织中取材,找到阿米巴病原体,即可确诊。
五、病理检查 在坏死组织中常可查见聚集成群的溶组织阿米巴,虫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20微米~40微米,胞浆呈嗜碱性。
〔治疗〕
一、内用药物疗法
(一)甲硝唑(灭滴灵) 750毫克每日3次口服,对肠和皮肤阿米巴病均有效。
(二)依米丁(吐根碱) 每日1毫克/千克,每日总量不应超过60毫克,肌肉注射,10天为一疗程。重复治疗需间隔1个月。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道症状,心肌损害及多发性神经炎等。婴儿、孕妇及心、肾功能障碍者禁用。
(三)卡巴肿 每日0.3克~0.6克,儿童每日8毫克/千克,分3次口服,10日为一疗程,重复治疗应间隔10日。
(四)氯喹 头1天~2天每日1克,以后每日0.5克,儿童每日10毫克/千克,分2次口服,疗程2周~3周。
(五)四环素或红霉素 0.5克每日4次口服。
二、手术疗法 手术切除植皮或溃疡清创术,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
三、溃疡处可用消毒杀菌药液冲洗,保持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预防〕
宣传不饮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便后洗手。加强粪便管理,及时治疗患者及带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