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276页(1957字)

本病是以下肢伸侧疼痛性结节为特征的皮肤病。病因不完全明了,可能为某些微生物感染(如链球菌、结核菌、真菌、病毒等)、药物或某些疾病所诱发的迟发超敏反应。

〔诊断要点〕

一、急性型

(一)多见于青年女性,春秋季好发。

(二)突然发病,发疹前和发疹时可有发热、全身不适、肌痛和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三)皮损为直径1厘米~5厘米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中等硬度的皮下结节。颜色由鲜红色渐变为暗红色,最后变为黄色而消退、不融合、不溃破、消退后无萎缩性疤痕。皮疹多对称散在分布,数个到数十个。

(四)好发于小腿伸侧,偶见于股部及前臂。

(五)自觉疼痛和压痛。

(六)病程有自限性,一般4周~6周,但可复发。

二、慢性型

(一)好发于中年女性。

(二)皮损初为孤立的暗红色结节,可逐渐扩大,增多或融合成大的斑块,亦可开始即有多个结节,一般不对称,不发生溃疡及疤痕。

(三)好发于小腿,屈伸侧皆可发生,亦可累及大腿及臀部。

(四)自觉疼痛和压痛轻微。

(五)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鉴别诊断〕

硬红斑 皮下结节好发于小腿屈面,暗红色,质硬,可有溃破和疤痕形成。组织病理示结核样肉芽肿。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一)去除可疑病因。

(二)急性期适当休息,抬高患肢。

二、全身治疗

(一)非激素类抗炎止痛剂 如消炎痛25毫克或阿斯匹林0.3克~0.6克,每日3次口服。

(二)10%碘化钾液 10毫升,每日3次,连服2周~4周。

(三)结节多,疼痛明显、红肿显着者可口服强的松30毫克/日~40毫克/日。

(四)疼痛较显着,可用去炎松混悬液约0.3毫升加入2%普鲁卡因溶液1毫升~3毫升皮损内注射。

三、中医药疗法

(一)辨证论治

1.湿热型 疾病早期,皮损红肿疼痛、关节痛、口渴、便干、尿黄、舌质红、苔白或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宜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方可用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生地、栀子、泽泻、黄芩各15.0克,车前子、木通、黄柏各10.0克,血藤、赤芍各15.0克,红花、元胡、木瓜各10.0克,甘草6.0克)。

2.寒湿型 病程较久,反复发作,关节疼痛,皮损暗紫、怕冷、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或缓,应温通祛寒,活血化淤。方可用桂枝红花汤加减(桂枝、膝、干姜、威灵仙、归尾、苍术、白术各9.0克,赤芍、鸡血藤、蓁艽各15.0克,红花12.0克,细辛3.0克,甘草6.0克)。

(二)单方、验方

1.二妙丸 每次6.0克~9.0克,每日2次口服。

2.黄芪赤风汤加味 生黄芪20.0克,赤芍9.0克,连翘、土茯苓各12.0克,乳香、没药各4.5克,防风、牛膝各6.0克。

3.复方丹参注射液 10毫升~20毫升加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