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细胞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573页(2350字)

本病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是一种来源于表皮多潜能基底样细胞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较低,很少发生转移。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长期日晒、接触砷剂等化学物质及外伤等因素有关。

〔诊断要点〕

一、多见于老年人。

二、好发于面部,特别是鼻、鼻唇沟、额、内外眦、颊及耳前等部位。也见于头皮及躯干上部。

三、损害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为皮损周边可见珍珠样隆起,表面常有毛细血管扩张。根据临床表现常分为结节型、色素型、硬斑病样型和浅表型等四种类型。

1.结节型 为隆起的半球形结节,表面有蜡样光泽,缓慢增大,中央常形成溃疡。

2.色素型 在结节型基础上出现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

3.硬斑病样型 为硬性淡黄色斑块,表面光滑、发亮,边界不清,状似硬斑病,日久可出现溃疡。

4.浅表型 为淡红色或黄褐色斑片,边界清楚,不规则,轻度浸润,表面可有鳞屑。其周边全部或部分可见细线样堤状珍珠样隆起。也可见浅表性溃疡和结痂。此型可多发,并多见于躯干。

四、慢性经过,极个别可发生转移。无明显自觉症状。

五、病理变化 肿瘤由基底样细胞组成,瘤细胞团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间有裂隙。瘤细胞团最外层细胞排列成栅栏状,中央瘤细胞排列紊乱。根据其分化程度不同,可有不同类型。

〔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损害可呈多形性,故有时需要与多种皮肤病鉴别,特别是早期损害和不典型损害。临床怀疑诊断时可通过病理切片检查确诊。

〔治疗〕

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依据患者年龄、一般健康状况、维护美容的需要和病人的意愿而定。而影响治疗选择的还有病变的相关因素,也应予以考虑,包括肿瘤大小、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类型、分布和损害是原发还是复发等。

一、手术疗法 在多数情况下作为首选疗法。全层切除后缝合或植皮。皮损直径<5毫米时,切除边缘扩大2毫米~3毫米;皮损直径5毫米~20毫米时,切除边缘扩大5毫米;皮损直径>20毫米时,切除边缘扩大10毫米。优点:治愈率高、愈合快、疤痕小。

二、电外科与刮除疗法

(一)方法 利用肿瘤组织脆的特点,在适当的局麻后,用刮匙从肿瘤中心向外转360度,将肿瘤辐射状刮除。接着进行电干燥术,进一步破坏残余瘤组织并止血。这一过程需重复2次~3次。优点:操作简单、实用,破坏正常组织少,省时,治愈率高。缺点:愈合期长,伤口Ⅱ期愈合,产生萎缩性瘢痕,影响美容。

(二)适应证 直径≤2厘米的普通浅表性损害。

(三)禁忌证

1.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

2.硬斑病样型。

3.大的(直径>2厘米)、深的、高复发率区域的(如耳部)复发性的肿瘤。

三、放射疗法 对年老体弱和需要缓解处理的大肿瘤是一种很好的疗法。也适用于眼睑、鼻、口唇、耳等手术切除有困难的病例。

四、激光疗法 选用YAG或CO2激光破坏瘤组织,达到治愈目的。适用于较小较浅的损害和多发性损害。

五、冷冻疗法

(一)方法 常采用液氮冷冻,通过反复冻融破坏瘤细胞。冷冻温度越低,时间越长,冻融周期越多,破坏效界越强。小的浅表损害可采用直接喷雾法。大的深在性损害需要冷冻监控设备,以控制冷冻深度、温度及解冻时间。常使用温差电偶器及特殊的液氮释放调节装置。通常温度控制在-30℃~-60℃,冷冻2分钟~3分钟,一般需1个以上冻融周期。

(二)适应证 适用于除以下损害外的大多数肿瘤。

1.硬斑病样型和复发性肿瘤;

2.口唇、头皮、小腿、足和眉毛处的肿瘤。

3.位于易形成瘢痕的解剖部位上的肿瘤,如胸部的肿瘤。

六、干扰素损害内注射疗法 将干扰素α-2a多点注入到损害内,尽可能均匀地浸润整个肿瘤。瘤体<2平方厘米者注射1.5×106单位,2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者注射3×106单位,>12平方厘米者注射6×106单位,每周3次。定期活检,直至阴性停止治疗。治疗后3个月再活检1次。对于大面积损害,手术或放疗有困难或有碍美容者,本法是一种较好的疗法。

上一篇:乳头湿疹样癌 下一篇:乳房外湿疹样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