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骨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骨伤科手册》第258页(2005字)
下颈椎骨折是指发生第三颈椎至第七颈椎的骨与关节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依据病因病机不同分有:颈椎屈曲位损伤、过伸性损伤及垂直暴力损伤,各类损伤产生的病理均不同。
【病因病理】
由于头颈部所受暴力损伤方向不同,颈椎诸骨可产生不同形式骨折。
1.颈椎处于屈曲位受伤时,外力到达颈椎时可产生二个分力:(1)向下挤压的垂直分力可使椎体压缩骨折,轻者仅为单纯椎体上缘变钝,重者造成椎体压缩变扁,呈楔形样改变。甚至粉碎骨折;(2)向前移位的水平分力可使颈椎小关节脱位,椎体前移位。病变多发生于第5-7颈椎,相应节段椎间盘及周围韧带可有不同程度损伤。损伤后突出的椎间盘可能压迫脊髓。
2.颈椎过伸型损伤。此类损伤多见于老年人。因老年人摔跤时缺乏保护性屈颈反应,颈椎处于后伸位。外力可造成椎体向后、下移位,使小关节半脱位或下关节突骨折,前纵韧带撕裂,椎体前缘撕脱骨折、椎体骨折,椎间盘破裂,此类骨折易造成脊髓损伤。
3.垂直暴力损伤。如高处重物击于头部,使椎体向四方裂开,骨折一般移位明显,根据移位方向可产生不同压迫症状。如向后移位,易压迫脊髓,两侧移位可压迫神经根。
【诊断】
(一)症状
1.外伤史。
2.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3.若有脊髓受压可产生相应症状。
(二)体征
1.颈部肌肉紧张,损伤节段棘突,棘间隙及周围组织压痛。
2.脊髓损伤的体征。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片片:(1)颈椎屈曲位损伤时,因损伤程度不同,可表现为:椎体上缘纯圆,椎体高度变小,前下缘呈喙突状或椎体楔型变椎体后缘向椎管内移位,甚至出现小关节脱位,椎体前移;(2)颈椎过伸型损伤时,X线片可见椎体前上缘撕脱骨折,椎体横行骨折或小关节半脱位,下关节突骨折;(3)垂直暴力损伤:表现椎体向前后、左右四方裂开,如骨折片向后移位可见椎管前后径缩小,骨折块向左右移位,使椎间孔缩小。
2.颈椎MRI:有脊髓损伤症状时做该检查了解脊髓受压情况。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头-颈-胸石膏固定:为时3个月,适用于单纯椎体前缘撕脱骨折,椎体骨折无明显移位,椎体压缩骨折无小关节脱位及椎管变窄者。
2.颌枕带牵引+头-颈-胸石膏固定:适用于:(1)椎体楔形骨折伴椎体后缘轻度向后移位;(2)椎体前缘撕脱骨折伴小关节半脱位者。先在中立位牵引3周,牵引重量2~3kg,再改用石膏固定2~3月;(3)对于过伸型颈椎损伤伴关节突骨折者宜先中立位牵引,再改为略前屈位牵引4~5周,继改用石膏固定2~3月。
3.颅骨骨牵引+头-颈-胸石膏固定:适用于:(1)垂直暴力所致的椎体裂开骨折,先在中立位牵引复位,重量可达3~4kg,复位后用2kg牵引维持4周,再改石膏固定达3个月;(2)伴有小关节脱位的颈椎骨折,先中立位牵引(重量5~12kg)牵开跳跃的关节突后,再改为过伸位牵引,脱位复位后2kg牵引重量维持牵引,再换石膏固定。
(二)手术治疗
1.椎体压缩骨折伴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者可行椎间盘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2.椎体压缩骨折伴小关节脱位,牵引复位失败者,行后路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术。
3.颈椎粉碎骨折牵引不能复位者宜行前路椎体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4.过伸性颈椎损伤,关节突韧带完全断裂或椎间盘破裂时为不稳定损伤,为防晚期出现神经症状可行颈椎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