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新生儿硬肿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387页(1487字)

周姓女婴,住院号218246。其母因劳累后于1978年6月18日上午11时早产(妊期7个多月)。娩出该婴的体重为1250克,娩出后有青紫窒息。出生后,哭声低微,肛温在35℃以下。

6月20日:臀部、四肢及面颊皮肤和皮下组织硬肿、不温,唇周青紫,舌红无苔。因无吮乳能力,即插鼻饲,喂养奶。并给青霉素10万U,肌内注射,1日2次。

6月21日:除头皮、前额、足底及部分前胸部无明显硬肿外,其余80%的体表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硬肿。

6月22日:肛温仍在35℃以下,病情无好转,开始给予中药治疗。根据患儿哭声低微,身冷肢厥,肌肤硬肿,唇及肢端青紫,辨证为脾肾阳虚,气滞血瘀。乃给温肾健脾、活血化瘀之剂,服自拟参附芪芎汤:红参1g,附片0.3g,黄芪1.5g,川芎0.3g,红花0.6g,茯苓1.5g,地锦草3g。2剂。

6月24日:哭声增大,肛温上升为35.6℃,面颊、臀部硬肿稍变软些,大便成形,舌仍红,无苔。守原方加麦冬1.5g,玉竹0.6g;改地锦草为5g。3剂。

6月27日:服药后肛温逐渐上升至36~37.5℃,周身硬肿区明显好转变软,每日鼻饲液体量(包括牛奶、药水等)从81mL增至145mL。因时值天气炎热,婴儿室室温上升至31~33℃,故暂停药观察。

7月2日:停药后其硬肿未见发展,出现轻度黄疸,开始自己吸吮奶瓶,肛温36.9℃,舌质红,无苔。室温在32~34℃,给予参须、麦冬、黄芪、当归各1.5g,茯苓5g,地锦草9g,共9剂。

7月4日:面部硬肿完全消失,拔出鼻饲管,可靠自己通过吮奶瓶吸入母乳。

7月6日:体重1150克,当奶瓶放药水时,不愿吸吮,更换为母乳后则频频吸入,提示婴儿已有辨别药味与母乳的能力。

7月9日:周身硬肿基本消失,舌质转为淡红,舌体中部已可见微微之白苔。

7月13日:已无硬肿,停服中药。在整个治疗期间曾间或给丙酸睾丸酮肌肉注射数次。

7月16日:体温在正常范围,黄疸基本消退,体重1200g,舌质淡红,舌体后1/3与中1/3中部见薄白苔。

7月19日:痊愈出院。

【讨论】重症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病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特别是早产儿。本病在中医学中未见专门记载,按其临证表现多属“寒厥”“血瘀”“五硬”等证的范畴。发病多与感受“寒邪”有关,故在冬季发病率最高,少数可发生在夏季。由于早产儿或未成熟儿、低体重儿很易罹患本病,故先天禀赋不足、肾阳不振可能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早产儿脾阳不足,运化水湿功能不健,可产生浮肿;因其肾阳虚弱,阳气不能外达,则身冷肢厥;阳虚则寒,寒凝气滞,气滞可引起血瘀,故见肌肤僵硬而紫红,唇及肢端青紫。本例均有这些表现。本例在硬、肿、冷明显时,治以温肾健脾、活血化瘀之法;当硬肿变软后,给予益气养阴健脾之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