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403页(1389字)

谢某,男性,9岁,住院号:435784。因反复皮肤出血4年余先后4次住院。第1次入院于1997年11月27日,当时皮肤有出血瘀斑,血红蛋白127g/L,白细胞18.7×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8,血小板17×109/L。经骨髓检查发现巨核细胞明显增多,全片155个,有成熟障碍,其中幼稚型12%,颗粒型88%,无产板型,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用泼尼松治疗后,出血停止,血小板回升至161×109/L而出院,出院2周停用激素。此后患儿又因皮肤出血于1999年3月19日入院,血小板10×109/L,用泼尼松等治疗后,血小板84×109/L,出血停止好转出院。

患儿于2001年2月26日因大量鼻出血不止(出血量超过200mL)病危入院。入院体查:体重34kg,血压90/60mmHg,肥胖,面色苍白,晦暗,满月脸,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毛发多,腹部及颈、肩、背部脂肪明显增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滑数(112次/分)。入院时血红蛋白135g/L,白细胞10.9×109/L,中性粒细胞0.6,淋巴细胞0.4,血小板6×109/L。经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3天,以及血浆置换、输单采血小板等治疗,血小板上升不明显,仅为8.5×109/L,乃加用中药。

〔辨证〕邪热迫血妄行兼脾虚。

〔治法〕清热凉血,健脾摄血。

〔方药〕生地10g,三七1g(冲服),紫河车12g,生甘草10g,防己6g,藕节15g,丹皮、当归、黄芪、党参各10g,水角30g(单包煎水代茶)。

经中西药治疗1个月后出血完全停止,血小板上升至76×109/L后出院观察。

出院后家属观察到应用激素后患儿肥胖,抵抗力差,易感冒,易复发乃自行停止应用。自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仅用以下两方交替,患儿无出血现象,血小板维持在正常范围。方①(无呼吸道感染用方):生地10g,水牛角、丹皮各20g,赤芍12g,川芎6g,大蓟10g,藕节15g,三七1g(冲服),熟地、党参各10g,当归8g,腥草12g,生甘草10g,紫河车15g。方②(有呼吸道感染用方):当归10g,川芎8g,牛角粉30g,生地10g,丹皮8g,赤芍12g,藕节15g,三七1.5g(冲服),荆芥4g,薄荷1g,连翘10g,甘草6g,牛蒡子10g。

【讨论】本例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急性发作已4年。虽对泼尼松治疗有效,然而已发生明显库兴综合征,抵抗力低下,易感冒,反复发作,治疗棘手。经采用清热、凉血、止血与健脾摄血治疗,在恢复期1年中贯彻始终,使血小板维持在正常范围,证明治疗有效。

我们应用以上两方随证加减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余例,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且长期服用,未发现毒副作用。鉴于方中川芎与三七活血化瘀作用较强,在急性发作大出血时,可考虑删去或减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