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基本情况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实务手册》第475页(4246字)

(1)中国有8个民主党派,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目前共有成员55万多人。这些民主党派大都是在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它们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有着长期合作、共同战斗的历史。如今各民主党派还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主体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与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它们在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由原国民党民主派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和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于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正式成立。当时主要以1945年秋在重庆成立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1946年在广州成立的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和国民党内其他爱国民主人士联合组成。1949年11月,民革、民联、民促及其他国民党爱国人士,统一合成一个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民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民革在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促进祖国的统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革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祖国统一为重点,协助共产党和政府落实对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和去台人员家属的各项政策,组织成员以智力支援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特别是在加强同台湾、港澳和海外爱国人士的联系和团结,宣传有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民革目前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发展对象主要是:同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关系的人士,致力于祖国统一的人士等。着重是有代表性的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成员称党员。中央机关刊物是《团结报》。

②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成立,当时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改团体制为个人参加,并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1948年初,民盟号召全体盟员和中共密切合作,为彻底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时期,民盟广大成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些老同志英勇地献出了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民盟主要在文教界的知识分子中开展工作和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盟积极协助共产党和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进行调查研究,对教育改革提出建议,努力参加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工作,在开展智力支边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经验。民盟目前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发展对象主要是以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界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成员称盟员。中央机关刊物是《群言》杂志。

③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于1945年12月16日在重庆成立。积极参加爱国反帝和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统治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民建主要在工商界人士及与之有联系的知识分子中进行工作和活动,对团结、教育成员及推动所联系的民族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推动成员及所联系的群众运用经营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专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建积极对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建议;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各项政策,广泛团结工商界和与工商界有联系的人士;努力开展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工商界有关人士的联络工作,促进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民建成功地开展了经济咨询服务和工商专业培训的工作,在传播科学技术,改善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安置待业青年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民建目前在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发展对象主要是经济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成员称会员。中央机关刊物是《民讯》。

④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成立。1946年6月,民进负责人参加上海各界人民和平请愿团,赴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时,受到国民党特务的围攻和殴打,即下关惨案。新中国成立后,民进主要在文化教育和出版界人士中进行工作和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进对教育、出版事业的改革提出了重要的建议,积极协助共产党和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许多专家、学者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到各地讲学,以智力支援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开拓了为四化服务的新领域。民进目前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发展对象为教育、文化、科学、出版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成员称会员。机关刊物为《民主》杂志。

⑤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当时称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自此采取和共产党合作的态度。1947年改名为农工民主党。新中国建立后,农工党主要在医药卫生界进行工作和活动,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工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协商,协助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落实政策,协同民建会和全国工商联对中医中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和提出重要的建议。同时推动党员、干部面向社会,开展业余办校、送医下乡、智力支边等活动,作出了成绩。农工党目前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建立了地方组织,发展对象为医药卫生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成员称党员。中央机关刊物为《前进论坛》。

⑥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初创于1925年10月10日,由华侨社团美洲旧金山致公堂发起组成。1946年,致公党在香港重新登记党员,整顿组织。1947年5月在香港发表宣言,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和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致公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致公党积极协助共产党和政府落实和宣传侨务政策,调动成员发扬爱国热情,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推动党员和所联系的归侨、侨眷恢复并密切同国外亲友的联系,接待回国探亲、观光的国外侨胞。同时,在协助引进外资、兴办侨资企业和促进对外贸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和促进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致公党目前在归侨、侨眷比较集中的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发展对象为归国华侨、侨眷和与海外有联系的代表性人士、专家学者。成员称党员。中央机关刊物是《中国发展》。

⑦九三学社正式成立于1946年5月4日,前身是1944年底在重庆的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知识分子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改名为九三学社。长期以来,九三学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九三学社努力协助共产党和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科技、教育事业的改革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同时在推动和组织社员面向社会,开展讲学、科技咨询服务,以智力支援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九三学社目前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发展对象为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成员称社员。中央刊物为《民主与科学》杂志。

⑧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于1947年11月12日,由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台湾省籍人士在香港发起成立。台盟成立以后,积极参加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一贯反对外国侵略台湾,坚持为台湾回归祖国而斗争。台盟主要在大陆的台湾省籍人士中进行工作和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台盟积极协助共产党和政府落实有关在大陆的台湾同胞的各项政策,反映盟员和台胞的意见和要求,并推动他们积极为四化建设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为扩大同台湾各界人士的联系,发展爱国大团结,争取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了许多工作。台盟目前在台湾同胞较多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发展对象为台湾省人士。成员称盟员。中央机关刊物是《台盟》。

(2)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和民间的对内、对外商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单位之一。现有会员100余万人。工商联筹备会1952年6月下旬于北京成立。1953年10月23日至11月12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工商联正式建立。它是以私营工商业者为主体,有国有企业和合作社、公私合营企业等各类工商业者参加的人民团体。工商联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它积极贯彻党和政府和平改造的方针和赎买政策,为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商联开展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国家事务和经济决策的协商,就区域性专业性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查研究,兴办集体企业,安置待业青年,提供经济咨询服务,培训工商专业人才,开展与港澳台和海外工商社团的联络工作,协助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建设等,为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1983年11月工商联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会议,明确了工商联是由工商界中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联合组成的人民团体。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工商联开始进行吸收新会员的工作。新会员包括企业会员、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三部分。他们分别代表国有、集体、乡镇、三资、私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多种经济成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工商联吸收新会员的工作还将不断发展,发挥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1990年底,工商联建立县级以上组织1786个,组建各种类型的同业公会300多个,并与港澳台地区和欧美、东欧、东南亚等一些国家的工商社团建立了联系。全国工商联办有《中华工商时报》和《中国工商》杂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