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咽管吹张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633页(1850字)

【目的】

1.了解耳咽管是否通畅,中耳鼓室是否有积液。

2.治疗耳咽管闭塞,引流中耳鼓室积液,提高听力。

【用物准备】

1.自行吹张法:无需用物。

2.耳鼓气球吹张法:耳鼓气球1只、橄榄式接头1只、温开水1碗、听诊橡皮管1副。

3.导管吹张法:耳咽管导管1根,橡皮球1只,听诊橡皮管1副。

【操作方法】

1.自行吹张法

(1)鼻腔滴1%麻黄素后,清除鼻涕。

(2)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先吸气,然后闭口,并用力呼气,增加鼻咽腔压力,使气体能经耳咽管进入中耳,可重复数次。

2.耳鼓气球吹张法(又称波氏吹张法):主要适用于小儿及不能行导管吹张者。有两种方法:

(1)喝水法:患者取坐位,先清除鼻涕,将听诊橡皮管两端分别塞在患儿及操作者之外耳道口,用以判断耳咽管通畅的程度。嘱病人口中含一口水,嘱家属用手指按住患儿的一侧鼻孔,操作者右手持橡皮球,左手将橄榄头塞入患儿的另一侧鼻孔,叫病人将水咽下,当咽水同时迅速将橡皮球内空气压入,然后移去橄榄头,使橡皮球内充气后再反复操作多次。

(2)喊叫法:不用吞水,嘱患儿连续叫“开-开-开”,使软腭上提,关闭鼻咽腔,同时将橡皮球内的气体压入耳咽管。

3.导管吹张法

(1)病人取坐位,擤去鼻腔内分泌物,用3%麻黄碱棉片收敛鼻腔黏膜,5分钟后取出棉片。

(2)听诊管两端分别置入病人及检查者的外耳道内,病人头稍前倾,操作者左手拇指将病人鼻尖向上抬,显露前鼻孔,右手持吹张导管,导管弯头向下方,沿鼻腔底轻轻插入鼻腔,直到咽后壁。将弯头向外转90°,在此同时将导管略向术者方向拉,使之越过隆突,进入咽鼓管咽口处。或者在吹张管到达咽后壁时将导管向鼻中隔转90°,然后向外拉出,使导管弯头钩住鼻中隔后缘,再向下外转180°,以使管头进入咽鼓管咽口。左手固定导管,右手握橡皮球,对准管尾注入空气,压力大小可视咽鼓管通气程度加以调节。吹张毕放松导管,即可自然滑落出鼻腔。

【注意事项】

1.鼻腔急性炎症或脓涕较多时,不宜进行吹张,以免将分泌物吹入鼓室,继发急性中耳炎。

2.患侧鼻腔有出血、溃疡、肿瘤时忌做。

3.吹张前检查鼓膜,视其厚薄,决定用力轻重及操作次数。

4.吹张过程中须耐心细致,动作要轻,遇中隔弯曲者,可选用弯端较细长之导管,同时可从另一侧鼻腔插入,弯头向患耳侧吹。

5.吹张时应由轻到重,切忌用力过急过猛,以防吹破鼓膜、出血或气肿。

6.如遇中耳腔内积液,可采用垂头位反复多次吹张,使液体沿导管向外流出,可减轻症状,提高听力。

7.术者通过听诊管做听诊诊断

(1)正常:柔软之“呼呼”声及轻轻之“格格”声。

(2)咽鼓管狭窄:可闻摩擦、粗糙、高低不匀的声音。

(3)中耳积液:有水泡声或捻发声。

(4)鼓膜穿孔:小穿孔可闻笛声,大穿孔时可感到空气吹到检查者外耳道内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