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起搏器后临床应注意的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669页(2095字)

1.安装起搏器后心脏听诊的变化:安装起搏器后心脏听诊会发现心音的某些变化,常属正常现象,不应误诊为起搏故障。

(1)第一心音变化

①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固定频率心室起搏,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②房室传导功能正常,心室按需起搏时,如自身心率超过起搏心率,则第一心音强度不变,此时如按压颈动脉窦使自身心率减慢,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如为持续性起搏心律,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此时若通过用药或活动使自身心率增快超过起搏心率,则第一心音由强弱不等变为固定不变。

以上两种情况均说明起搏器按需功能良好。如在心房纤颤、窦房阻滞和窦性停搏时,心房机械收缩消失,或心室起搏出现房室传导,R-P固定时则第一心音强度不变。

(2)第二心音变化

①第二心音分裂:起搏点位于左心室,则心电图呈RBBB图形,听诊可发现第二心音分裂。

②第二心音逆分裂:如起搏点位于右心室,则心电图呈LBBB图形,听诊可发现第二心音逆分裂。

(3)心房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由于房室关闭不固定,心房音可在心动周期的任何位置出现。安置心室起搏器后,心室率虽加快,但房室间关闭仍处于分离状态,故仍可听到心房音。

(4)起搏音:安装起搏器的病人,往往于心尖部内侧和胸骨左缘第4、5肋间听到高音调,带有爆裂样性质的收缩期前附加音,位于第一心音前,心电图起搏脉冲后约6毫秒。该音产生机制有人认为是由于起搏电极下局部胸肌的收缩所致,系因起搏脉冲经线传导中,电流渗透到附近的肋间神经组织,引起局部胸壁肌肉搏动。该音的出现并不说明起搏器故障。

(5)收缩期杂音:心率缓慢的病人,由于每搏心输出量增加,可产生收缩期杂音。安装起搏器后因心率增快,收缩期杂音可以较轻或消失。某些病人安装心内膜起搏器后,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和心尖部会出现收缩期杂音,系由于导管经过三尖瓣引起关闭不全引起,可能与导管质量有关。

(6)心包摩擦音:安装心内膜起搏器的病人,于术后早期出现心包摩擦音,应考虑心肌穿孔的可能,此时尚伴有起搏失效、起搏心电图图形的改变(由LBBB变为RBBB)、心前区剧痛和膈肌收缩。少数病人术后单纯出现心包摩擦音不一定是心肌穿孔。

2.安装起搏器的病人与电除颤:安装起搏器的病人,如房室顺序心动过速、室颤均应及时行电击复律,而且更为安全。因为埋藏式起搏器有保护装置,电击时不致对其有大的影响。但有人发现,电击可使起搏阈值升高,感知灵敏度降低,且与电击能量有关,虽其影响是短暂的,但仍提醒大家注意:①电复律的能量尽可能用较小量,以降低起搏器传出阻滞的发生率。②电击时阴阳两级板最好取一前一后位,可减少进入起搏器系统的电流量;同时,应将胸前电板放置距起搏器较远处,以免损坏起搏器。③电击后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起搏器传出阻滞和感知不良。④对于需要反复电击的病人,可试用强的松,以防止起搏阈值升高和感知灵敏度降低,如为体外临时起搏器,电击时亦暂时解除接触,将心内导管插头从起搏器上取下,电击后再接上。

3.起搏器综合征:起搏器综合征主要发生在心室起搏的病人,通常是指安置心室起搏器后,起搏器功能正常,但患者无任何原因而对心室起搏不能耐受,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眩晕、头胀、面红、冷汗等症状。血流动力学表现为低心排血量及静脉系统淤血。有人把本综合征的症状大致归纳为低血压(忧虑、出汗、休克、直立性低血压)、低心排血量(淡漠、易疲劳、卷怠无力、头晕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悸、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浮肿等)、神经精神症状(昏厥、眩晕、精神恍惚等)、血流动力学的症状(头胀、胸闷、心前区痛、咳嗽、右上腹痛、颈部或腹部异常搏动感等)及心律失常(心悸)等相应的症状。起搏器综合征的体征可有低血压、呼吸急促、血压和脉压搏动、颈静脉怒张、肺内湿啰音、水肿、伴随起搏的回流性杂音、心音或杂音的易变性、脉搏不整、心动过速、肝脏肿大搏动等。本综合征由Mitsui于1969年首次描述并命名。

起搏器综合征可在安置永久性心室起搏器后立即发生,但多数病例发生于心室起搏后数周甚至数年。关于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有许多因素促成起搏器综合征的发生,其中有些是由于心室起搏所引起的不利的血流动力学作用所致,或是心室起搏的电生理变化的结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