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血液循环的变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脊髓损伤》第538页(2992字)
脊髓损伤后,灰质血流量在1小时内很快降低,并将发生完全性坏死。但白质在损伤后1小时仍可保持正常,8~12小时下降;而24小时后有的报告恢复正常,有的则报告明显下降。脊髓急性切断后,在切断水平以下8节测定前角脊髓血流(SCBF)及pCO2反应无改变尽管出现深度神经抑制,顺向传到经后根激活前角神经元,使血流较对照组平均增加128%;而逆向传导经前根激活运动神经元对前角血流不引起明显变化。脊髓受到中度急性压迫性损伤以后,很容易发生微血管阻塞后变窄。损伤后静脉阻塞或狭窄也可加重损伤的病理改变。可出现静脉扩张,经血管壁漏出液体及毒性物质,这种变化与脊髓静脉受压时间长短有关。脊髓组织内存在一种内在的静脉吻合,有时在较短的一段范围内,脊髓静脉虽发生栓塞,但组织仍可耐受。在造成脊髓不可逆的损伤后,急性阶段约有30%的组织出现出血,但亚急性期所有组织均出血。实验观察,在急性脊髓损伤当时,仅5%有血流淤滞,但半小时后迅速增加到30%,1~8小时后为65%,5天后为100%。Ducker等应用放射性核素133Xe注入脊髓微循环内,测定脊髓局部血流,正常SCBF为15.2ml/(min·100g),给予500gcf打击后1小时,下降至9.3ml/(min·100g),2小时后至6.1ml/(min·100g),已降至维持中央灰质活动需要量之下。Korbrine等观察到脊髓损伤后中心血供进行性减少,从15ml/(min·100g)到伤后5小时下降到5ml/(min·100g)。脊髓急性损伤后,组织内氧分压也急剧下降。Ducker等在观察脊髓血流的同时,应用极谱仪测定组织氧和情况,正常脊髓组织内氧张力为39mmHg,伤后2小时下降至24mmHg,伤后3小时下降至17mmHg,伤后4小时下降至13mmHg。上述数字显示伤后2小时脊髓血流下降至正常的1/3,而组织氧分压下降到正常的2/3。如果将同一时间脊髓中央部出现大面积出血性病变作统一考虑,伤后2小时可以视为损伤后的一个重要时间标志,此时脊髓中央部分灰质出现严重的微血管反应,影响局部血供,足以造成细胞死亡的组织缺氧。Bingham发现,伤后5分钟,中央灰质的血流量下降至正常的62%,伤后15分钟回升到正常值的92%,但伤后1小时再次下降的正常值的21%。一般认为,扩散性缺血是脊髓急性损伤的一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但有些研究者的观察与此相反,即灰质缺血的同时白质血流反而增加。Korbrine发现,伤后1小时内白质血流为正常时的1倍,8小时内恢复正常,24小时内维持正常而无变化。另一些研究者在实验中未能发现白质血流增加。这种结果的差异可能与使用动物的不同及实验方法的不同有关。如果脊髓同脑进行比较,两者组织氧分压基本相同,前者为35mmHg,后者为39mmHg,但脊髓的血流量仅为脑的30%~45%。这个事实说明,正常脊髓血流量较低,对缺血较敏感,一旦出现供血不足,哪怕是轻微的血管痉挛,侧枝循环也不容易代偿。脊髓如同大脑皮质,其局部血流对全身血压的变化可以自体调节,高碳酸血症可使血管扩张。但Smith的研究认为,脊髓损伤后发生中央出血性坏死,其周围白质有持续充血区,与脑外伤后坏死区周围充血相同,失去自身调节作用,对pCO2的增加也不能做出反应。这种改变究竟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仍在研究。脊髓受到机械损伤后,不仅血管受到影响,损伤处的神经细胞膜也明显改变,大量钾和其他血管活性物质漏至细胞外间隙。这样看来,SCBF的血管运动管制的改变也可能继发于神经元的损坏。另一方面,充血可能是脊髓直接受到损伤后血管麻痹引起的。充血特别在伴有血-脑屏障破坏时,可能因加速水肿形成而引起继发神经元损伤,破坏组织,改变细胞外液成分。脊髓损伤后,微血管将发生进行性改变,导致灰质缺血。Sasaki等对大白鼠造成脊髓暂时性瘫痪,观察到血管内皮屏障因损伤性机械性压力发生改变,用HRP标记,显示吞饮作用大为增加。有证据证明,示踪剂经过破坏的内皮细胞直接进入,在灌注固定不良时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与微循环紊乱一致。内皮下的神经纤维可能支配脊髓血管。不少研究说明不仅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而且胆碱能神经纤维也能调节脑的血流。有实验观察到,损伤5天后内皮细胞皱缩,血管有广泛扩张,可能由于:①终末微循环紊乱,缺少血管张力;②在血流改变的基础上,临近细胞成分的解体使血管周围间隙及细胞外间隙扩张;③渗透性的改变;④缺少自体调解而引起血管运动麻痹。刘英炳等在狗用乳胶管制成的压迫囊注以盐水对脊髓致伤后,经股动脉灌注20%的硫酸钡加明胶进行脊髓造影,随后取出脊髓,在10%的福尔马林液固定后,用钼靶X线拍摄脊髓正侧位和2~3mm厚的横截面X片。按照田氏固定部位毛细血管计测法,在体视显微镜下,利用测微尺计算L1区正位片纵行切过的毛细血管数(A);转动测微尺90°,计算横行切过的毛细血管数(B),按公式计算,求出平均毛细血管数/cm22。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程度压迫下,毛细血管数明显改变,其范围与压迫囊作用于脊髓表面的面积基本一致,并随压迫时间的延长而扩大。微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显影中断,变细或浅淡,血管边缘有毛刺征及钡剂外渗等。在压迫区上下2.5cm范围内,中央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浅淡变细断续显影,呈串珠样改变,其中压迫区后纵行动脉中断率最高,其次是前纵行动脉和中央动脉。动脉冠和边缘微动脉充盈基本正常。不同程度压迫后髓内吻合,中央系统大多缺血,边缘系统吻合在压迫后即为85.7%,1周后为57.1%。所有边缘系统显影的脊髓截面上,均可见血管分支增加及管径增粗。脊髓损伤后,其功能恢复与髓内中央系统和边缘系统的正常存在有关,后者对压迫区周边白质的血液供应有吻合替代作用。许多研究者应用不同方法测量脊髓损伤后SCBF的变化,均发现在严重损伤后有大幅度下降。脊髓缺血损伤后前几个小时逐渐进展并恶化,说明仍有一定时间通过相应治疗也许能扭转这种趋势。Sandler等曾应用14碳碘氨基比林自体放射造影术分别在猴硬膜外气囊压迫、猫急性牵拉及大鼠钳夹压迫造成不同的脊髓损伤模型,均在伤后有严重的SCBF降低。此法虽能提供局部血流量的良好解剖信息,但对每一动物只能做一次检查,以后改为微球法或氢电极法有所改善。微球法测定样本至少需1.5cm长,每个动物只允许两次检查,如注射过多微球试图检查较小节段,将引起不可逆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起来,氢电极法不存在上述问题,可以多次重复在大鼠小节段进行检查。在大鼠应用钳夹压迫法致伤,几乎立即出现缺血,其反应程度与钳夹力呈线性相关,缺血如在前3个小时未予以治疗将恶化,并将至少维持24小时。不同研究者报告脊髓损伤后血流改变如表23-1所示。
表23-1 脊髓损伤后SCBF改变[ml/(min·100g)]
注:-与基线无差异;降低:↓轻,↓↓中,↓↓↓明显;增加:↑轻,↑↑中,↑↑↑明显。
脊髓损伤后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可归纳为图23-1。
图23-1 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