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中毒的救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反化学恐怖医疗手册》第192页(1091字)
碘为紫黑色的结晶或颗粒,带有金属光泽,在常温下易升华蒸发而逸出紫色蒸气,具有特殊臭味。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二硫化碳、乙醇及苯等。本品为强氧化剂,接触乙炔、氨等可发生爆炸,遇淀粉变成蓝色。
一、毒理
碘蒸气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在1.03mg/m3的低浓度时,即可引起对眼及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吸入碘蒸气后,在体内可转化为碘化物,主要经尿排出。高浓度时,可出现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较高浓度的碘剂,对胃肠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收后与组织中蛋白反应,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并可损伤肾脏而引起中毒性肾病。人的口服致死量约2~3g。
二、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及眼部损害:呼吸道黏膜受损后,可出现流涕、喉干、咽喉部烧灼感及异物感。黏膜上形成痂皮,染成褐色,并有咳嗽、呼吸困难、咳出泡沫样痰。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或喉头水肿而引起窒息。眼部可有疼痛、流泪、结膜充血等刺激症状。此外,还可有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
(2)消化系统损害:误服碘酊等碘制剂,可引起口腔炎及胃肠炎。呕吐物遇淀粉呈蓝色。口内有金属味,黏膜呈褐色。严重时,面色苍白、气促、脉速而弱、发绀、四肢震颤、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并可发生中毒性肾病。
此外,皮肤接触碘化合物后,可出现红斑、丘疹等损害。
三、诊断
主要根据接触史、症状及毒物分析等进行诊断。
四、预防
对生产碘的设备采取密闭化及通风措施。贮存及运输碘应密闭,严防碘蒸气逸出。对碘及碘制剂应加强保管,避免误服。
五、治疗
(1)吸入碘蒸气中毒者,处理同氯气中毒。
(2)经消化道中毒者,及时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或淀粉糊彻底洗胃。然后给以淀粉糊剂、蛋清或牛乳,并给硫酸镁导泻。
(3)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