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氏体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第476页(7774字)

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除少数成员(如五日热的病原体等)外,均为严格的寄生性微生物。大小多在0.3~0.5μm之间,一般较多形,有球状、球杆状以及杆状等。对苯胺染液一般着色不良,革兰氏染色一般呈阴性。常用基阿维诺(Macchiavello)氏法及姬姆萨(Giemsa)氏等法染色,着色较好。立克次氏体常用的培养方法有动物接种、胚卵黄囊内接种及细胞培养等。

致人畜疾病的立克次氏体,多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或红细胞,并且常天然寄生在一些节肢动物(虱、蚤、蜱、螨等)体内。在许多立克次氏体病,节肢动物是重要的或必要的媒介体。

立克次氏体现列为一个目——立克次氏体目(Rickettsiales),下分三科。在兽医上有重要意义的为立克次氏体科(Rickettsiaceae)及无浆体科(Anaplasmataceae)。

一、伯氏柯克氏体(Coxiella burnetii)

伯氏柯克氏体亦称伯氏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burneti),属立克次氏体科的柯克氏体属(Coxiella)。本属成员短杆状,较适于在寄主细胞的细胞质的空泡内生长。

伯氏柯克氏体是Q热的病原。本病目前广泛存在于世界许多国家。多种动物能被传染,包括、绵、山羊、、犬、、马、骡、驴、家禽、鸽以及野生啮齿动物等,但大多无明显特异的症状。受感染的牛、绵羊和山羊等动物,可能有体温升高、厌食以及精神萎顿等,偶尔还可表现鼻炎、支气管肺炎、乳房炎以及流产等。

感染动物的奶汁以及粪便、尿等分泌物、排泄物均可含有病原体,特别是胎盘组织及胎水等材料,常含有大量病原体。本病多通过带病原体尘埃传播,也可经接触或吮食带病原体乳汁等而使家畜感染。多种蜱虽可传播本病,但在本病流行中所起作用不大。

人可因接触含病原体的材料,吸入带病原体尘埃,或食用含病原体奶汁或奶制品而感染。

(一)病原特性 多呈短杆状,偶尔呈双杆菌状或球状,大小一般为0.2~0.4×0.4~1.0μm。通常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若以含碘的酒精溶液(二份2%碘水溶液,加一或二份95%酒精)作媒染剂,并用酒精丙酮混合液(四份95%酒精加一份丙酮)脱色,则与其他立克次氏体不同,本病原体染为显着的革兰氏阳性。常用马基阿维诺氏或姬姆萨氏法染色,呈红色或紫红色。病原体存在于被感染细胞的细胞质的空泡内,以二分裂繁殖。伯氏柯克氏体形体较小,可通过细菌滤器。

本病原体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鸡胚卵黄囊内(35℃)生长良好,也可在细胞培养内繁殖。能感染豚、仓鼠以及小白鼠等实验动物。

伯氏柯克氏体与变形杆菌、衣原体以及其他立克次氏体均无共同抗原存在,无交叉反应。

伯氏柯克氏体有抗原的相的变异。新从动物分离或在实验动物传代的毒株,不能与Q热早期恢复期血清发生补体结合反应,这种不反应性毒株,称Ⅰ相毒株。当将Ⅰ相株在鸡胚卵黄囊连续传代(一般为8~20代)后,即可改变它的补体结合反应的性质,成为反应性毒株,称Ⅱ相毒株。若将Ⅱ相毒株再通过动物,一般只需一代或数代,即可变回为Ⅰ相。

感染动物在早期不能或很少查出Ⅰ相补体结合抗体,但在恢复期后,可同时查出Ⅰ相及Ⅱ相抗体。由于Ⅱ相抗体出现早、滴度高、持续时间较久,而Ⅰ相抗体出现迟、滴度低、消失较快,故在进行血清学诊断时,以用Ⅱ相抗原为宜。

(二)微生物学检查

1.样品采集 采取胎盘、子宫分泌物、乳汁以及其他含病原体较多的病料;血清学检查可采取血清。

2.显微镜检查 取病料制片,用马基阿维诺氏法或姬姆萨氏法染色镜检。若能在细胞内发现众多球状或球杆状红染颗粒,则可作出初步诊断。若能应用荧光抗体法进行检查,则更为确切。

3.病原体分离鉴定 这是最确切的诊断方法,特别是在首次确证新发现的疫区或病例时,必须作病原学的检查。

病料多不加抗生素处理,或仅加青霉素(100~1000IU/ml)处理半小时。一般作豚鼠腹腔接种,也可接种仓鼠或小白鼠等。感染豚鼠一般约经5~28天后,多有体温升高,有些可致死亡。于接种21~30天后采血检查特异性抗体。有时感染豚鼠体温并不升高,但其恢复期血清中可查出特异性抗体。有时则需盲传数代,有时还要考虑更换实验动物的种类,才可能作出结论。

感染豚鼠的脾脏通常均明显肿大,涂片检查时,可在细胞中找到病原体。另以感染豚鼠脾悬液作鸡胚卵黄囊培养,供进一步鉴定。

一般根据感染豚鼠的发病情况,脾脏涂片病原检查,以及感染豚鼠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即可作出初步鉴定。分离株的进一步鉴定,则需进行交叉补体结合试验和交叉免疫试验等。交叉补体结合试验系用已知株的抗原检查分离株抗血清,并用分离株抗原检查已知株的抗血清,相互均呈现阳性结果者,即可鉴定分离株为伯氏柯克氏体;交叉免疫试验,即用分离株免疫动物,用已知株进行攻击,并用已知株免疫动物,用分离株进行攻击,若能表现交叉保护力,即可鉴定分离株为伯氏柯克氏体。

由于Q热病原体容易经吸入而引起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故试验应在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特别注意防护。

4.血清学试验 Q热血清学诊断的特异性很高,未发现与其他疾病有交叉反应。应用的血清学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为补体结合试验。

(1)补体结合试验 抗原可用以Ⅱ相株制备的浓缩纯化颗粒性抗原,通常多采用浓盐乙醚法,方法步骤为取含丰富立克次氏体的鸡胚卵黄囊膜,磨碎,加含0.5%福尔马林的1MNaCl液,作成10~20%悬液,置4℃48~72h或更久,取出混匀,以4000~5()00r/min离心2h或10000r/min离心30min,弃去上清。将沉淀加1M氯化钾液重悬浮,静置30min后,以1500r/min离心5~10min,弃去粗块沉淀。将上清以4000~5000r/min离心2h弃去上清。将沉淀用0.15MNaCl液重悬浮,移入分液漏斗,加等量冷却乙醚,摇振成乳状,静置分层。取出下部的水层供进一步处理。另于上部乙醚层及中部组织层加入前一次用量一半的0.15M氯化钠液,摇振,静置分层,取出下部水层。将两次所取得的水层混合,以4000~5000r/min离心2h,将沉淀再悬浮于0.15MNaCl液,并按上述方法用乙醚重复处理二次,最后将离心沉淀按1g卵黄囊膜加1ml含0.2%福尔马林的生理盐水做成悬液,置冰箱备用。液态颗粒性抗原保存期约为3个月,为了能较长期保存抗原,可冻干后贮存。抗原用前应经过试验滴定。所制抗原若有抗补体性,可再用乙醚进行一次或数次处理而除去。

试验血清应进行加热处理,通常牛、羊血清加热60~62℃,豚鼠血清为56℃,家血清为65℃,时间均为30min。血清加热处理前应先作适当稀释。

试验按一般方法进行。加入抗原、血清及补体后,最好采用冷结合法(4℃,18~20h),因冷结合的敏感性较热结合法为高。进行诊断时,1∶8~1∶10及其以上的滴度可判为阳性。

(2)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抗原用浓缩纯化的颗粒性抗原。血清可自1∶2或1∶2.5开始,作连续对倍稀释,加等量抗原,每管总量0.4或0.5ml。混匀后置37℃温箱18h,取出置室温1h,读取结果。立克次氏体凝集呈细小颗粒性沉淀。凝集价达1∶8~1∶10或以上为阳性。

微量凝集试验:据研究,用高纯度的苏木素染色抗原作微量凝集试验,可取得良好结果,但必须注意不能用自然Ⅱ相(鸡胚适应株)抗原,因其有自身凝集现象,必须用Ⅰ相抗原经三氯醋酸处理后获得的Ⅱ相抗原试验,才能获得满意结果。

微量凝集试验染色抗原可按下法制备:将浓缩纯化的Ⅰ相颗粒抗原,作成每ml含1mg的悬液,加三氯醋酸至最终浓度为10%,混合后置水浴3h,高速离心,沉淀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稀释至原容积而获得三氯醋酸Ⅱ相抗原。再于此抗原液中加苏木素至最终浓度为10%,置56℃染色48h,时加摇振。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重新稀释至原容积,加硫柳汞(最终浓度达1∶10000)防腐。

试验血清不加热处理,稀释液用含1%正常兔血清的生理盐水。将血清作连续对倍稀释,每孔0.025ml。于各孔加经1∶3或1∶4稀释的抗原一滴(0.025ml)。另设抗原对照。振荡混匀,盖上密合的玻板,置室温越夜,次日读取结果。若试验血清在试管内稀释,再用微量滴管由最高稀释度起依次加入各孔,结果常比用稀释棒在塑料板孔稀释者稳定,滴度也较高。通常滴度达1∶8或以上即为阳性。

此外,还可用乳清进行凝集试验,所有低倍稀释的凝集滴度,均为特异性的。

5.变态反应检查 通常用眼睑皮内试验,变应原用灭活抗原,接种于下眼睑皮内。本法在牛、绵羊、马等已证明是有效的。在阳性反应,动物在接种变应原后3~4天,眼睑出现剧烈肿胀,并有体温升高,容易检测。不足之处为变态反应的出现较迟,另外,可引起抗体产生,影响其后进行的凝集试验。

二、反刍兽可厥氏体(Cowdria ruminantium)

反刍兽可厥氏体又称反刍兽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ruminantium),属立克次氏体科的可厥氏体属(Cowdria)。本属成员呈球状,偶尔多形,寄生于反刍动物的血管内皮细胞,特征性地在细胞质的空泡内形成集落。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经蜱传播,但不能经蜱卵传给后代。

反刍兽可厥氏体是反刍动物心水病的病原。本病广泛分布于非洲,危害严重。易感动物有绵羊、山羊、牛和骆驼等。患畜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反刍停止,呼吸困难,便秘或腹泻,多伴有神经症状。剖检病变可见各个体腔积有多量渗出液,在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的心包中经常充满黄色或血红色水样渗出液(部分凝固或混有絮片),在牛则较少见。此外,可见肺水肿,肝、脾肿大,胆囊胀大,真胃及小肠常有上皮脱落和溃疡性病损,所有浆膜下层和粘膜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出血等。

(一)病原特性 一般呈球状或椭圆,也可见短杆状。球状者直径为0.2~0.5μm,杆菌状的大小为0.2~0.3×0.4~0.5μm。病原体存于受染动物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的空泡内,特征性地呈丛状小集落,集落大小约2~15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氏法染色后呈深蓝色。

本病原体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也尚未在鸡胚和细胞培养中培养成功。在实验动物中,雪貂具易感性,可用连续传代方法保存病原体;在小白鼠体内不能繁殖,故不能直接连续在小白鼠继代,但在腹腔接种后,病原体在其体内可存活较长时间,可长达90天之久。

(二)微生物学检查

1.样品采集 可取大脑皮层、新鲜的颈静脉或其他大血管内膜刮取材料,体温升高期还可采取血液(最好于体温升高后2~4天采取)。

2.显微镜检查 用大脑皮层或血管内膜刮取物制作涂片,甲醇固定后,用姬姆萨氏法染色。检查血管内皮细胞,注意细胞质的空泡内的病原体集落,这是作出确切诊断的主要依据。

3.动物接种 将患病动物发热期的血液或脑组织等静脉接种易感绵羊、山羊或牛。所用的接种材料必须为新鲜采取制备,或采取后置于-80℃保存者。在牧场或边远地区,可将病理材料接种于小白鼠腹腔,作为病原体的运送手段,可在小白鼠接种后的14~21天,以其脾脏乳剂静脉接种易感绵羊。对试验感染动物要进行仔细的病原体检查,以便确证。一般从感染动物发热后第4天起直至动物死亡,均可查出病原体。

三、附红细胞体属(Eperythrozoon)

附红细胞体属属于无浆体科。本属微生物严格寄生于啮齿动物、反刍动物及猪等脊椎动物血液内。用姬姆萨氏法染色后着蓝紫色或淡红紫色。呈环状或球状,直径0.4~1.5μm。存在于红细胞上和游离于血浆中的数量大体相等。在红细胞表面可见环形体的丛团,杆状的可将一个红细胞部分地或整个地包围起来。

本类微生物分布广泛,遍及全世界。可发现于许多正常动物的血中,并不引起临床症状,但在某些不利状态下,可引起发热、贫血等症状。恢复动物长期具有传染性,可终生带菌。

附红细胞体在体外尚无培养成功的报道。有些种已证明由节股介体传播,用感染血很容易试验性地引起传播。

本类微生物在血中于4℃下只能存活几天,而在-70℃则可存活较长时间。四环素族抗生素和砷化物可抑制其生长,而青霉素和链霉素则无抑制作用。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的诊断,主要以检查血液中的寄生体为依据。应在发现发热和贫血的临床症状后,尽快进行血涂片检查,因在发热期容易察见大量寄生体,而发热后则较少。为了能清晰辨识,应注意血片制备及染色技术,避免染料沉淀及其他微小杂物的干扰。对血片应仔细检查,特别是对涂片的末端部分更要注意。

血片检查结果可疑时,将可疑血接种于3~4周前切除脾脏并逐日检查血液确证清净的同种动物,再逐日作血片检查,借以提高检出率。

附红细胞体与血巴通氏体(Haemobartonella)的区分比较困难。附红细胞体常可见到环形,存在于红细胞上和游离于血浆中的数量大体相等;而血巴通氏体则非常罕见环形体,也罕见游离于血浆中者。血巴通氏体属包括若干种,可感染大白鼠、小白鼠、仓鼠、某些野鼠、猫、犬等,有的可能产生明显感染,有的呈带菌状态或不引起疾病等。

(一)绵羊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ovis) 为绵羊、山羊和鹿的寄生物。感染动物可能出现轻微症状,引起发热,伴有贫血,严重病例还可有黄疸,一般不引起死亡。在幼龄羔羊可能引起严重贫血和体重增长受阻。

虻的叮咬以及其他节肢动物可传播本微生物,也可经胃肠外的任何途径引起传播。

病原检查:血片以姬姆萨氏法染色后检查。病原体着淡紫色,可见直径约0.5~1.0μm的环形体或盘状物,也可见到卵圆形、逗号形、杆状、哑铃形等多形态。杆状体最常见的是附着于红细胞的边缘上,可将一个红细胞部分地或整个地包围住。

(二)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suis) 为猪的寄生物,可引起猪的“黄疸性贫血”,在经济上有重要意义。天然发病猪起初有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及厌食等症状,以后出现贫血、黄疸,体质虚弱,生长停止,有时可能引起死亡。大多数猪无明显临床症状。病猪剖检时,可见粘膜苍白或黄疸,肝肿大,色黄质脆,脾亦肿大。本微生物遍布整个美国。

病原检查:血片以姬姆萨氏法染色后检查。寄生体呈杆状、球状、环状等,最常见的为0.8~1.0μm大小的环状体,也可见直径达2.5μm的较大的环形体和盘状体。在形体上,猪附红细胞体是本属微生物中最大者。

在猪还有一种较普遍存在的非致病性的附红细胞体,即小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parvum),在正常猪是非致病的,但在一部分切除脾脏猪可引起发热、贫血等症状。可经猪虱传播,也可经所有胃肠外途径传播。本微生物形体较小,盘状或球状,直径小于0.5μm,环形体的直径为0.5~0.8μm。根据形态和大小,可将其与猪附红细胞体区分。

(三)温氏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wenyonii) 为牛的寄生物,可引起温和的贫血,但不引起其他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对牛无害,但在切除脾脏牛可引起发热、贫血及厌食等。可经胃肠外途径传播,自然传播方法尚未确定。绵羊、山羊不敏感。本微生物可能广布于全世界。

病原检查:血片以姬姆萨氏法染色。本微生物着染为淡红紫色,常见者为盘状或环形,直径0.3~0.5μm;杆状或卵圆形的较罕见。可附着到红细胞或血小板上,或游离于血浆中。可见许多环形体附着于一个红细胞上,也可见杆状体或球状体将一个红细胞整个地包围住。

(四)球状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coccoides) 为大白鼠、小白鼠、野鼠、兔和仓鼠等的寄生物。严重感染一般发生在幼龄动物或切除脾脏的成年动物。有引起中度贫血以至无贫血变化的报道。鼠虱是一种天然传播媒介。

病原检查:血片用姬姆萨氏法染色。可见环状、球状和杆状,大部为中心清亮、外廓规则的环状体,一般大小为0.4~0.5μ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