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病毒属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第657页(1003字)

痘病毒属是对乙醚敏感的偶蹄兽痘病毒,包括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和疙瘩皮肤病病毒等。病毒子比痘苗病毒长而细,大小为194—200×115nm,同属成员在血清学上有明显的交叉反应。不产生血凝素。吸血昆虫可机械传播。

一、绵羊痘病毒(Sheeppox Virus)

绵羊痘又叫羊天花,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也是家畜中最严重的一种痘病。只有绵羊能自然感染、幼羔最为易感。山羊或其他家畜不易感,、仓、豚鼠和小鼠有抵抗力。

病毒分离可用以下方法。

1.细胞培养 绵羊睾丸细胞,尤其是胎羊细胞最适于本病毒的生长。山羊、犊的睾丸或肾细胞也有敏感性。一般来说,绵羊痘病毒所致细胞病变较为缓慢(4~6天),病灶有集中呈点状的趋向。

2.胚接种 初代分离时较难在绒尿膜上增殖,需进行连续传代。

其他诊断痘病毒的技术,均适用于本病毒的鉴定。

二、山羊痘病毒(Goatpox virus)

山羊痘是山羊的一种发热性的全身疾病,临床症状与绵羊痘相似,但比绵羊痘病变小而易逝。本病毒可使绵羊发病,人偶见感染。

在自然情况下,羊群感染后一般呈零星发病,传染较慢,症状和疫情较为缓和,幼山羊易感性高,泌乳母羊也常发病。

应用高免血清与痘疹或痘疱乳剂进行琼脂扩散试验常可确诊,必要时可用羔羊肾或睾丸等细胞培养物分离病毒。

三、疙瘩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

此病以病牛高热,皮肤上出现许多大小不同的结节及全身性淋巴结炎为特征,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牛都易感,绵羊和山羊也可被感染。

疱疹病毒科的牛溃疡性乳头炎病毒(又称阿雷顿病毒(Allerton Virus)也可引起牛疙瘩皮肤病,需从几个方面进行区别,见表38-5。

表38-5 疙瘩皮肤病病毒与阿雷顿病毒的鉴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