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出血性肠炎
书籍:门诊兽医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377页(575字)
(一)诊断要点
1.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以断乳前后仔鹿多发,公鹿比母鹿易感。
2.病鹿体温升高至41℃左右,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渴欲增加;腹痛、腹泻,开始排稀软至水样粪便,后排血便,里急后重,离群呆立,鼻镜干燥,呼吸加快,角弓反张,1~2d死亡。
3.剖检可见皮下组织出血,有胶冻样水肿;腹腔积液,呈橘红色,并有恶臭;胃浆膜及黏膜上有点状出血,大网膜广泛出血,小肠内容物为暗红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暗紫色;肝肿大,表面有点状出血;心包液增多,心冠脂肪和心外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肺脏有点状出血,肾脏有针头大出血点。
(二)治疗
1.发现病鹿立即隔离治疗。磺胺脒拌料,每鹿5g/次,或链霉素4g/次,2次/d,连喂7d;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6~12mg或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10~15mg,内服,2次/d,连用7d。同时应注意对症疗法。
2.严格执行兽医卫生制度,定期消毒,定期检疫,严禁饮用不洁水、饲喂发霉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