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菌核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74页(831字)

【释文】:

莴苣菌核病主要发生在春棚莴苣上,定植初期发生最重,被害后往往根茎腐烂丧失食用价值。除为害莴苣外,也为害番茄、黄瓜、油菜、萝卜、甘蓝等蔬菜。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茎基部。病斑起初为褐色水渍状,逐渐扩展到整个基部腐烂。在湿度大时,病部普遍产生白色棉絮状物,后期在茎内外产生黑色屎状菌核。病株叶片变黄凋萎,全株枯死。

2.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病害由子囊菌亚门核盘菌侵染引起的(病原菌形态参看黄瓜菌核病菌)。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渡过不良环境,至少可活2年,是病害的初侵染来源。带菌核的种子可远距离传播。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借气流、灌溉水传播。

3.发病条件 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有利于病菌发育,病害发生重,湿度低于70%,病害轻。通风不良的大棚病害重。

4.防治方法

(1)选种 选用无病种子。种子中混有菌核及病株残屑,播种前用10%盐水选种,汰除菌核,然后用清水冲洗几次再播种。

(2)清除菌源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深翻1次,将菌核埋入土中6~7厘米以下,使菌核不能抽出子囊盘。

(3)加强管理 铺地膜,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降低棚室内湿度,及时清除下部老叶、病叶。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结合清除病残株,喷洒农药。可选用的农药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上一篇:莴苣灰霉病 下一篇:莴苣霜霉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