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皮肤科药物手册

灰黄霉素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皮肤科药物手册》第27页(1089字)

【别名】:灰霉素

【制剂规格】 片剂(微粒型):0.25g,0.5g;胶囊剂(微粒型):0.25g;混悬液:2.5% 。

【药理作用】 本品通过干扰真菌的核酸合成而抑制其生长,对各种真菌包括小孢子菌、表皮癣菌、毛发癣菌等引起的皮肤感染均有抑制作用。而对念珠菌、隐球菌等无作用。口服后吸收 25% ~75% ,超微粒则几乎全部吸收。同食脂肪丰富的食物能增加吸收,4h达峰浓度,可积聚于皮肤毛囊及角质层中,可与角蛋白相结合,防止真菌的侵入。经肝代谢,半衰期为14~24h。

【适应证】 用于治疗头癣、体癣和甲癣等。治疗甲癣时,应不断刮去病甲。尚可用于治疗痛风、肩手综合征及扁平苔藓。

【用法、用量】 餐时或餐后服用。成人每日0.5 ~1g,儿童每日10~20g/kg,分2次服用。头癣一疗程为3~4周或6~8周;甲癣一疗程为4~6个月。

【药物相互作用】 与抗凝药、口服避孕药同用,可降低口服抗凝药作用,能降低避孕药的效果,需合用者,应经常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及监测国际标准化率;巴比妥类药物可减少本药的吸收而使疗效下降;本品可能降低环孢菌素的血浆浓度,应测定环孢菌素的血药浓度并在合用期间及停用之后调整其剂量;合用乙醇时,可使乙醇作用增强,甚至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本品能降低美沙酮的血浆浓度,可出现戒断综合征,应增加美沙酮的服药次数,改每日1次为每日2~3次。

【不良反应】 用药后,有轻微的消化道反应:厌食、恶心、腹泻、味觉改变、口渴感。肝功能异常:肝内胆汁淤积,罕见肝炎。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少见眩晕、嗜睡、失眠及外周神经炎。血液系统反应:少见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低血红蛋白性贫血。皮肤反应:变态反应,少见皮疹、多形性红斑及中毒性水泡性皮肤病,罕见光敏性反应。其他可有加重弥散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样红斑的危险,儿童可出现性早熟等。

【注意事项】 ①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卟啉病、红斑狼疮及狼疮样综合征;②用药期间避免暴露于日光及紫外线下,因有光敏性反应;③1个月以上长期用药及每日用药1.5g以上者,应检查血象;④肝功能不全者应加强观察;⑤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⑥口服超微粒剂型250 ~330mg相当于该药微粒型制剂500mg。

上一篇:吡硫翁锌 下一篇:皮肤科药物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