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耳解剖学手册

毗邻关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耳解剖学手册》第151页(2855字)

一、颅内关系(图9-5,9-6)

图9-5 半月神经节和MECKEL腔顶

图9-6 颅内关系(去硬脑膜)

(一)岩尖前面水平

1 . Meckel腔:为Gasser神经节或半月节的骨纤维腔,有2个壁,1个后孔,3个前孔。

(1)组成:颅中窝硬脑膜成两层:

覆盖腔顶并组成:①在其外2/3为Gasser神经节骨压迹(在前方与颈内动脉管关系密切)。②在其内1/3为海绵窦窝的外壁后下部。

汇同来自小脑幕的纤维以组成一厚顶板,遍及海绵窦浅丛的集合小静脉。后孔(Albinus月形孔)将桥小脑角间隙同Meckel腔连通一起;其由:在上方的小脑幕大周边的纤维弓,收集岩上窦血液等2部组成。3个前孔各自都通入1条纤维隧道。

(2)内容:由后向前,三叉神经干通过破裂孔。大感觉神经和在下前方的运动神经大头停于孔端远处并不紧贴其上缘。Piale鞘和蛛网膜鞘遮盖两神经。

三角丛占据着Meckel腔的后狭窄部分,位于Princeteau结节后方,此三角丛是神经外科的标记;不与硬脑膜粘合。

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占据Meckel腔的前宽部。呈半月形,凸向前方,凹向上外方,有二角,外侧细长,内侧凸起状,借Princeteau外韧带缠在Meckel腔中。神经节贴在腔顶上,而非腔板上。但除2个角部以外。在硬脑膜板增厚部有:脑膜小动脉支;颈内动脉支和三叉神经运动根尖,恰在神经节外角。

三叉神经分支发自半月半凸面,借入三条纤维隧道:①Willis眼神经支,直接进入海绵窦外壁内;②上颌神经行向圆孔,则与岩尖完全脱离;③下颌神经和三叉神经运动支与前者(上颌神经)成90°角而行向卵圆孔伴脑膜小动脉。

2.岩神经:岩大神经出自Fallope孔,行经一骨沟伴同脑膜中动脉后支(同岩浅动脉)并岔过Meckel腔下壁和颈动脉周神经丛的交感根,以翼管神经的名义经前破裂孔出自颅内(图9-7)。

图9-7 岩神经及颈动脉管

岩小神经出自副神经孔,经一段走行穿过颅底到前破裂孔或Arnold管。

所有神经均在岩尖前颅内面的硬脑膜下方。

3 .小脑:前界脑膜中间而对着大脑颞叶第4和第5脑回。

(二)岩尖后面

此面被围绕:①在上方,小脑幕大周边的插入部,包括岩上窦;②在下方,岩下窦,位于枕岩缝硬脑膜增厚处等范围内。

此面为硬脑膜所覆盖,与骨面粘着甚紧,在岩下窦内面有滑车神经通过的孔道,然后升入该神经的骨沟行向岩骨上缘的凹面,由Grüber岩蝶韧带支撑着。当岩骨骨折时可损伤此处。

硬脑膜中间部岩尖后面为桥小脑间隙和位于较前方的三叉神经根和面、听神经根等各个部分。

(三)岩尖顶

此顶依在前破裂孔,供孔之形成及其所占部分。前破裂孔藏于岩蝶缝的前端内,在挤成蝶骨体沟里的内侧;蝶骨大翼后根后缘的前外侧和卵圆孔的内侧;岩尖秃顶的后侧之间。

借小脑舌离开蝶骨大翼,而分为前内方的宽部和后内方的窄部。

在活体标本止于硬脑膜之纤维膜处。

内容:小脑舌内方,颈内动脉直接出自岩尖孔,呈垂直伸展并进入海绵窦板后外部分。前破裂孔纤维膜使之与颅外分开。

在小脑舌叶外方,前破裂孔有翼管神经穿过,时而有岩深和浅小神经以及English岩-枕窦穿过。

在此部的岩尖由小脑舌叶内方的海绵窦和进入的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及Willis眼神经等填充。小脑舌叶外方由脑膜中间部到Meckel腔两延续部行向上颌和下颌神经以及蝶-颞叶等。

二、颅外关系(图9-8)

图9-8 颅外关系

(一)岩尖的前面

此面直接地倚在:

1 .咽鼓管上:软骨部紧接到骨部,在位于鼓室管突起上方的骨孔处并在岩鳞所成的角内方,斜向前内、下方,自行岔开的管沟是悬韧带的附着处。伸向翼突的内翼在进入鼻咽顶前开口。

2.悬雍垂周围的肌肉在咽鼓管软骨部周围形成一小扣(后孔):①外悬雍垂周肌束(管前的)无岩骨终止点。②内悬雍垂周肌束(管后的)附着在咽鼓管上并伴同咽上缩肌的岩咽筋膜到岩尖上。

3 .咽筋膜:咽周筋膜周围部(或外侧部)固定在外悬雍垂周肌束附着点外方的颅底,直到蝶骨棘处。内咽筋膜扩展部固定在悬雍垂周围的终点部内方之岩尖处。

4.此面与咽鼓管间隙相邻。

(二)岩尖的后面

1.此面的后外1/3形成后腮腺下间隙顶板的整个部分。在此相邻:①于前方到咽外侧部分,延伸到枕骨咽结节和蝶骨棘之间;②在内方,到枕-环椎关节节;③在后方,到椎前筋膜;④在外方,到茎骨内面。

颈内动脉与其前部组成相邻。

2.其中1/3插入咽壁。

3.其前内1/3位于咽内,咽内筋膜附着的内侧,枕岩缝的外侧。附于鼻咽顶,在Rosenmüller隐窝的后上区。

上一篇:解剖叙述 下一篇:耳解剖学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