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耳解剖学手册

毗邻关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耳解剖学手册》第182页(5023字)

一、在起始部(11-8)

图11-8 听神经及其起始部关系

第八对脑神经适在:

1 .内方:在延髓-脑桥沟的外侧部分,由此发出面神经、中间面神经,在延髓外侧隐窝的内部几乎相接第八对脑神经。第六对脑神经,位于中线两侧,占据上橄榄锥体隐窝。

2.上方:直接在中小脑脚的下缘,位于脑桥的前外端处。在上内方的第五对脑神经根处穿脑桥而出。

3 .后方:小脑绒球。Luschka外脉络丛出自第四脑室的侧隐窝。

此二组织向前凸起并到第八对脑神经的腹面。

4.下方:由内向外:①在延髓前外侧沟与第七对脑神经前橄榄出口的稍远处。②在延髓的外侧束。③在后同侧沟处,填充混合神经的出口(略高出的混合神经把第九对脑神经和脉络丛及小脑绒球分开)。④到绳状体处或下小脑脚。

二、在桥-小脑间隙

1 .第八对脑神经与听-面神经根各成分的关系

适于:在面神经,面神经中间神经处,呈横向。

(1)起始部后外方的位听神经粗大,延髓-脑桥基底的三角间隙将在前内侧的面神经、面神经隔开。

(2)在间隙的内部,面神经交叉越过位-听神经前内缘并到耳蜗纤维上面。面神经中间神经间插在耳蜗纤维和面神经之间。

(3)在间隙的外部,面神经、面神经中间神经重叠着停止于耳蜗纤维的后外缘和前庭纤维的前内缘外。

迷路动脉、基底干之支或前下小脑动脉之支。此动脉靠近间隙外1/3处第八对脑神经的腹面并发出T型支相联系。

一条小动脉,基底干之支,行向第七对脑神经。

迷路静脉,常很多,当其出自内听道孔后随即进入岩下窦。

脑膜,第八对脑神经拥有一单纯鞘和一个蛛网膜套,将面神经、面神经中间神经分开。此套遮住第七对脑神经的上面,但依然留有由第八对脑神经下面直抵内听道邻接处的一段距离。

2.第八对脑神经与间隙各壁的关系

(1)在后、内方:距桥-小脑角远处;在内方,延髓、脑桥和中小脑脚;在外方,小球半球及绒球。

(2)在前、外方:接近岩骨后内面的中1/3,向前达内听道。在上方,适为前移成檐的小脑半球。在下方,接近于枕骨结节外侧骨质,填充几个毫米。这是一重要手术标志。横着岔过岩下窦。在此位-听神经潜入到外侧小脑池或角池中。

3 .第八对脑神经与桥-小脑间隙的各组织成分关系

(1)神经:第八对脑神经是桥小脑间隙神经束的中部成员。

三叉神经,很前,位置较高,上升达岩骨上缘的三叉神经切迹。

混合神经,后方,位置较低,呈水平地进入后破裂孔,在枕骨结节的后方通过。

(2)血管:前下小脑动脉,基底干之支,关系密切,变化多。

达到听-面神经根,其始端有一变化距离。

描写成一个环,其环顶是内听道的邻接部分。

在第八对脑神经上或下交叉越过,与此同时面神经、面神经中间神经永远在下交叉通过,可能成为面-听神经根的一部分。然后再向后转弯到小脑绒球。

三、在内听道里(11-9)

图11-9 内听道里听神经的关系

在内听道把迷路同后小脑窝连通一起。内有听-面神经束和内耳的前庭神经根。内听道骨质致密,其周围骨质有些疏松。

藏于岩骨的增厚部。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内听道一般接近圆筒形,且与岩锥形成约45°角。实际上是在两耳的横轴上,其方向略向前、外方。

体积 有变化。平均直径为4. 5mm,前壁长约15mm,后壁约为9mm,顶和底长约12mm。

各人之间皆有变异,①内听道的长度;②管直径有3~7mm变异。

但在同一个人身上两块岩骨通常是大小相近的。如果两者相差2mm以上,则应考虑是病理的改变。

内听道的管或筒口开于岩骨后颅内面的中内1/3的连接处,上缘比下缘更接近些。

此孔约为5mm高和8mm长的卵圆形。外缘锐,而内缘钝,向内延续进入一沟。

内听道孔的四邻关系:①弓下窝,在其底部是为岩孔管的前孔,位于上方且在管道孔后方,极近岩骨上缘。②甲状隐窝同内淋巴囊位于约1 cm的内听道后方。③耳蜗导水管孔在管道孔下的5mm处,极近岩骨下缘。

1 .在内听道各壁

(1)内听道口:①位于岩骨后颅内面,在前1/3和中1/3联合处。②占据此面高度的一半,靠上缘比下缘近些。③界与呈檐状凸出的上唇,一锐利的后唇,一钝的下唇,一个凹形前唇,向前延伸到斜向上前方的沟里。看上去向内方。其直径5mm。

(2)内听道管:斜向外方,略向前:①与岩轴几成垂直;②有一轻度弯曲,凹面向前内方。

长为8~10mm。上和下有交叉越过的上、下后迷路气房系统。

2.内听道底

把内听道隔开。由水平镰状嵴分为两层的薄骨形成,此嵴延伸到前壁,再分:

(1)上层:窄,然后由一垂直嵴(Bill缶)再分为:①宽1mm的前孔,面神经管起始部先在内听道前壁的一沟上。②一个后隐窝拥有双重的上、外壶腹孔和椭圆隐窝:上前庭隐窝或椭圆隐窝。

(2)下层:较宽,同样也由一钝嵴而再分为:①前隐窝,即耳蜗隐窝由螺旋嵴形成。此组成两排重叠孔围绕在1螺旋盘上,绕行于内听道的前壁;②后隐窝,有球状囊孔在此;下前庭隐窝或球状囊隐窝;

Morgagni单孔位于内听道后壁,距内听道底1mm处,接近底板。这里供后壶腹神经通过。

3 .内听道之内容物

(1)脑膜

颅后窝脑膜袋延伸到内听道。硬脑膜紧贴管道孔和内听道所有的各壁,在此与骨膜混在一起。

软脑膜覆盖血管神经的各个成分。此等成分沉浸在脑脊液中,这里还为桥-小脑大池的延续部分,内听道腔与该大池有一宽通道。

(2)神经成分:

①位听神经:是最粗的一根,形成一前上凹面沟。

神经干的前2/3形成耳蜗神经,而其后部将分出前庭神经。肉眼区分,从其内听道入口开始:

耳蜗前支:行向藏于蜗轴内的螺旋孔。此神经盘旋成角形,描写成与弯曲盘同等的两整圈。神经细纤维穿过耳蜗隐窝内既存的小孔并排成一双排;

前庭后支:较细。此神经全程均极其靠近内听道底,有一个相当大的神经节,呈光滑形凸起,神经呈明亮的瓷白色:此即前庭神经节,到此神经来的有:来自组成上前庭神经的外、上壶腹的椭圆囊斑神经纤维;形成下前庭神经的球状囊神经纤维;最后是后壶腹神经,非常细,连接Morgagni单孔(可为手术界标)。

②面神经:是其中位置最高者,伴同面神经中间神经或Wrisberg神经,属于后下属部分。

③面-听神经吻合:在面神经中间神经的后外方和上前庭神经前缘之间相互吻合。在面神经和上前庭神经之间也同样产生的密切关系而对二神经的切除带来困难。

(3)动脉

①迷路动脉或内听动脉常常来自前下小脑动脉。有时直接来自基底干;而又可称小脑-迷路动脉,因其发生小脑回返支。

有一半人是一单支;有时可见2支和个别为3支到迷路。

此动脉通常位于第七对和第八对脑神经之间,有时在第八对脑神经和内听道底之间。

当有两条迷路动脉时,则其中一条在第八对脑神经上方,另一条在第八对脑神经下方。

此动脉系统可分成3支:前前庭支、固有耳蜗支以及前庭-耳蜗支;但常只分2支:前前庭动脉和耳蜗前庭动脉。

(2)前下小脑动脉可形成一环状动脉进入内听道。最常见的是此环停止于内听道的内1/3,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到达内听道底。此环可位于各神经之间,在其下方或前方。

(3)有3条静脉一起伴同动脉系统。

4.内听道的关系

内听道下壁由迷路下气房系统隔分颈静脉窝,稍后一些则有后迷路下气房系统通过。耳蜗导水管居于内听道下壁的后方。

(1)上壁:一厚层骨质将内听道与颅中窝分开。此部顶形成一光滑而规则的空池,浅压迹,此处切分弓状隆起的不规则凸起和膝状部,当手术在岩骨上缘操作时首先要找到此处。此骨壁厚4~7mm且致密,或有几个气房通过而成为迷路上气房群的一部分。

(2)后壁:内听道的后壁与岩锥后颅内面间有重要关系,并借其中间部分与小脑窝发生联系。进而,后壁借半规管将乳突外壳分开。临床上同样经迷路途径达到此处,通过后方的横窦和前方的面神经管之间进入。

(3)内听道前壁与耳蜗的第1圈有关系。

岩尖气房群的交叉口有各个气房系统相聚集,位于内听道的前上和内方。颈动脉管位置较远,很靠内。

内听道底相应于前庭的内面和耳蜗起始部。前庭底板和内听道底板位于同一水平。

上一篇:解剖叙述 下一篇:耳解剖学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