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耳解剖学手册

颞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耳解剖学手册》第228页(8641字)

熟悉并掌握耳解剖知识对于人体耳科疾病防治来说十分重要。这对认识和理解炎性疾病,特别是中耳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经过和发病机理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也是进行任何手术治疗所必需的条件。

学习听器官各部解剖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颞骨,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乳突、岩部、咽鼓管、鼓索神经、面神经等总观概况(图14-1~6)。

颞骨(Ostemporale of temporale)是由4部分组成,即:①颞骨鳞部,位前上方;②鼓部,位居前下方,是个比较小的斜槽形骨板;③乳突部,在其后上,是块比较大的骨块,其尖端朝下;④锥体部或岩部,在内方呈三边的锥形,斜向内侧和前方。锥体上角游离缘突向颅内。

成人整个颞骨四部结合紧密,相互之间有大量结缔组织相嵌,组成一块大骨群。

小儿在颞骨各部分之间的结合处留有结缔组织裂隙,个别成人仍保留其原状,可成为炎症扩散或耳原性颅内并发症的便利通道。其中自上而下斜行前方的乳鳞缝和附于鳞部之岩鳞缝的锥体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大脑颞叶位于颞骨鳞部内面,其外面稍高处可显见颞鳞缝,呈一凸面状,为颞颅线或颞线,其前缝端为颧突根部。乳突面上方的颞线恰与鼓室盖或颅中窝底相平。窝中有锥体,前方粗糙,表面可见,为内耳或迷路中的垂直半规管隆起。鼓室天盖就位于后者与岩鳞线之间的一片前面纵行平面上。此平面前方一凹陷为三叉神经半月节所在处。锥体后面比较垂直,稍倾向后下,与枕骨一起共同组成颅后窝,内容小脑。岩上窦通过锥体前后面的边缘,收集静脉血液汇入横窦。一侧岩上窦之间为一分隔大小脑的脑膜所拉紧。内听道孔位于锥体后面。

锥体下面朝向颅底外面,此处可见颈内动脉外孔,其前方为颈静脉球窝,颈静脉球位居该处。锥体外面,锥体底部有茎突突向前下方。其与乳突接壤处有茎乳孔,是面神经和血管走出的地方。

中耳迷路、咽鼓管骨部以及其他一些小管道也都通经颞骨锥体内,如颈总动脉分支之颈鼓室动脉、面神经以及舌咽神经等,分赴各处。

颞骨乳突部在前上方为鳞部,内为岩部;下缘与鼓部相邻并形成鼓乳缝。乳突枕界与枕骨乳突缘相连接,在此形成枕乳缝。

乳突前方为外耳道后上部,有个小突起,叫外耳道后上棘或口上轴(sprina suprameatums,Henle棘),棘上稍后方为乳突窝,与一小孔相接,此窝又叫Brocra血管区。乳突外表面前下部极其毛糙不平,为乳突终末端。乳突尖粗糙,有胸锁乳突肌附着。乳突表面后下部在枕乳缝处,有乳突导静脉收集静脉血液流入乙状窦;在枕部有分支与枕静脉相吻合,共同形成静脉丛。在炎症过程中常见乙状窦血栓形成并延展到乳突导静脉,临床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胀和局部疼痛或压痛,有时称之为乳突导静脉血栓。

乳突外形和大小因人而异,大多数呈锥状,锥尖朝下,锥底朝上。除外面乳突,也有内面,这里有与其同名的乳突沟,枕动脉由此通过,当在急诊进行乳突手术时如不小心可损伤枕动脉而导致出血。

朝向颅腔的乳突面上有一条横沟称为乙状窦沟,硬脑膜双层板恰居沟内形成一个很粗的静脉窦,叫做横窦。后者的下行部分为大家所经常提到的乙状窦,回收颅内静脉血到颈静脉窝处之一个膨大的颈静脉球(balbus venae jugularis)。据大量解剖资料记载,右侧的乙状窦较左侧的常深陷而向外鼓出些。乳突的厚度常与乳突腔中的大小不一,与其气房数量多少密切相关。小房之间的骨隔非常薄,隔上有微孔互相联系。中耳是这个气房系统的一部分。

颞骨鼓部,在胚胎期发育形成,呈半环状,逐渐长成薄骨,发育成外耳道的大部,分前、下两部分,半月环的终端称鼓环的前、后部,两者之间的上端形成所谓的鼓切迹或瑞文那切迹(Rivna incisure),鼓沟沿鼓环内面环境通过,为鼓膜的附着处。

鼓室腔比喻为鼓膛或腔,有一绷紧的上皮鼓膜,其中央稍陷,朝向鼓室内壁或迷路外壁。确切地说鼓室就是一个四角形的棱体,共有6个壁,颇似唱大鼓书的扁鼓。

鼓室借其前上方的咽鼓管与鼻咽腔相通。鼓室的后上方借鼓窦入口与乳突气房相通。鼓室外侧(壁)为鼓膜,是一弹性薄膜,呈卵圆形,稍内陷。由于外耳道壁长度不一,鼓膜也随之形成上壁为钝角,下壁呈锐角(40°~50°)。

成人鼓膜较薄,在检诊时常可透见鼓室里的听骨链,如锤骨柄、砧骨体和镫骨足弓。露出鼓膜外面的锤骨柄呈一黄白色条状,似根短火柴棒,自鼓膜最凹陷的脐部行向后下和前下方。在其前上方有个小点状突起,称锤骨短突起,由此向前和向后分出的两个皱襞,各相应地取名前皱襞和后皱襞,前者短,后者长。除了这些标志外,尚可看到光锥(反射),大多数呈三角形,位居鼓膜脐部的前下区。光锥是鼓膜微陷光滑面上的光反射,非实质性结构。鼓膜表皮菲薄,是外耳道皮肤的延续,不含尔第海乳头、腺体和毛发。鼓膜内面被有一层黏膜,为单层扁平上皮,直接附着于纤维层。整体鼓膜呈卵圆形,其外缘稍变厚,借纤维性鼓环牢牢地嵌于鼓沟内。

但在鼓环切迹处由于缺乏中层之纤维层而显得松弛些,故称此为鼓膜松弛部,以区分于其下方大部分绷紧的鼓膜紧张部。鼓膜紧张部之表皮和黏膜之间为纤维层或固有层,由放射状和环形纤维组成,还有抛物状走行纤维。鼓膜不具弹性,因固有层无弹力纤维可寻,在遭到巨大气浪冲击或猛烈音响刺激时容易产生裂伤。另外还必须看到,鼓膜纤维层不具再生能力,鼓膜的瘢痕是由皮肤结缔组织和黏膜下层细胞形成。

鼓膜分隔外耳道与鼓室并位于鼓室的中部,换言之,正对着外耳道的鼓膜,恰为中鼓室所在区域。居此稍高的部分为鼓隐窝,或称上鼓室,它是一个非常密闭的小空间,顶端突向前方,内部藏有锤骨头、砧骨体和砧骨韧带等结构,室之后方逐渐缩小,形成一条细长管道,为鼓窦入口和鼓窦,行向乳突腔。鼓隐窝外壁即为外耳道后上壁之内部分,是一块非常密实的骨板,此处不含气房。面神经管隆起位于鼓室内壁,恰为鼓隐窝和鼓窦其余部分的分界线。鼓室的这块小区域至今为止仍是临床医师们所重点关注的地方,耳原性颅内严重并发症常缘于此处,因为此处炎症过程常易转成慢性经过,是形成胆脂瘤和骨坏死的主要原因,通常药物或保守治疗无效,常需手术疗法。

鼓室下部,又称下鼓室,位鼓膜水平以下,为外耳道下壁部分。

鼓室内壁正对着鼓膜的部分,恰为迷路外壁。在此可看见凸凹不平的突起,为岬部或鼓室岬,表面光滑,形似卵圆状或菱形,突起部分为耳蜗基底转。鼓室神经丛或雅柯布逊(Jacobson)神经丛穿藏于沟内,支配着鼓室黏膜。岬部稍后方,稍显突出,为两个小窗,在上方的是卵圆窗,恰为迷路前庭,窗面有镫骨底板。圆窗位居前者稍下方,恰为耳蜗,窗面为一薄膜所遮,称圆窗膜或第二鼓膜。卵圆窗上缘稍显膨出为面神经管,称面神经管隆起。

面神经骨管,又称Follopii管,行经颞骨岩部,起始于内听道底孔,经此行向锥体前下面,然后外转向后,弯曲形成面神经膝部,继续行向后下方到鼓室内壁后部,转而变成垂直而下,为垂直部,进入到鼓室后壁深处,最后出自茎乳孔。面神经管在成人稍显膨大或有时管壁缺损,这时如果遇有炎症过程,极易累及面神经而导致神经炎,进而产生面瘫和麻痹。在面神经隆起上方为外半规管隆起。

鼓室前壁为薄骨板,常含气房,有时骨板缺失,分隔鼓室和颈内动脉管。前壁上半部位有咽鼓管鼓口。在这里我们也应该想到,这种局部解剖和组织结构的变异,常常是耳原性颅内并发症血流途径细菌感染的通道。

特别应指出在某些严重外伤,如交通事故、人身意外等,损伤鼓室前壁完整性时将会导致威胁生命的大出血。

鼓室后壁是乳突,为乳突腔所构成。乳突前上部为鼓窦口,通入乳突窦。

鼓室下壁或颈静脉壁,为一片菲薄骨板分隔,内含杯状和柱状气房,借此介于颈静脉球和鼓室之间。此外也是鼓室原性或耳原性败血症等之严重并发症的感染通道。有时存在的先天性骨壁缺损,使颈静脉暴露于鼓室腔,当在进行鼓膜穿刺时损伤颈静脉球而常导致严重出血。

鼓室上壁,为鼓室天盖,介于颅中窝。全部鼓室各壁都包含着听骨链及其韧带、关节、血管及神经等,并且被有一层菲薄疏松的灰黄色的黏膜,黏膜下层同时分布一层骨膜,特别是在鼓窦和鼓隐窝交接处的黏膜更为菲薄。鼓室黏膜为单层鳞状上皮,仅位于咽鼓管周围(鼓口处),在鼓室底转为立方上皮和柱状纤毛上皮。在鼓室黏膜移行听骨链各壁处形成许多皱襞和隐窝。

锤骨是听骨链中最大的一块小骨,该骨的锤骨柄,直接附于鼓膜上并固定在鼓膜纤维层中;其上部有个短突起,看上去稍突出于鼓膜,朝向外耳道,耳镜检查时容易辨出,锤骨头止于锤骨颈。砧骨体的关节面恰位于锤骨头的后内方,呈鞍形关节,有碍活动。锤骨长突出自锤骨颈前面。该突仅见于儿童,其随年龄增长而变短,藏于鼓膜前皱襞之中。

砧骨体之鞍形凹陷恰为锤骨关节连接,砧骨短突在后方,长突行向下内方与锤骨柄相并行,其终末是一很小豆状突起,参与镫骨头的关节组成。此关节呈球状。

镫骨因外形似马镫而得名,镫骨头外面形成砧镫关节面,自镫骨头分出两个足弓,连接镫骨底板,借环状韧带固定于卵圆窗。锤骨前外侧韧带、砧骨后上韧带保证听骨固着于鼓室内,借肌腱固着于锤骨柄并靠近其颈部的鼓膜张肌,呈梭形外观,附于相应的管内,即鼓膜张肌管,肌腹极其纤细。鼓膜张肌收缩增强鼓膜紧张度,以维持听骨链张力。鼓膜第二条肌肉——镫骨肌收缩时,通过其附在镫骨头后缘处的特点,使镫骨底板前端提升,借以稳定听骨链。

咽鼓管

咽鼓管又称欧氏管(tube Eustachii),因欧氏于1563年首先报道此管而得名,此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腔的重要管道,借其张闭管口以调整和保持鼓室内压力与外界平衡。成人咽鼓管长约30mm,由骨部(段)和软骨部(段)两部组成,前者约占1/3长度,后者近鼻咽部,约占2/3,两者之间借助纤维性软骨相连接。骨部始于鼓室前壁,由粗逐渐变细移行到软骨部时形成最窄处,称之为峡部或咽鼓管峡。软骨部邻近鼻咽腔的管腔稍变宽大,开口于下鼻甲后端水平的咽侧壁上部。管内壁被以黏膜。骨段黏膜比软骨段黏膜薄些并与骨膜粘合在一起,其结构特点与鼓室骨膜相似。软骨段黏膜明显增厚,黏膜下层脂肪发达,并具有大量黏液腺,被盖柱状纤毛上皮,纤毛运动方向朝向鼻咽部,为鼻咽黏膜的延续。软骨段管腔通常处于塌陷状态。借助软腭收缩使管腔打开。

咽鼓管变异很大,又分三种类型,即:①或多或少呈直管型,朝向鼓室与咽部扩大,几乎没有峡部;②全长呈“S”形弯曲伴明显峡部,此型临床上最常见;③除呈“S”状弯曲外,在峡部表现为膝状屈曲,这种情况使峡部明显狭窄。

乳突、乳突腔、乳突气房

作为向颞骨他处伸展的乳突腔气房也同时参与中耳组成。

按乳突气化程度可区分为3种结构类型,即:①气化型,约占38%,这种气房大,房间隔薄;②板障型,乳突主要为板障组织,气房小,约占43%,儿童气房稍大些;③硬化型,乳突气房不明显,约占20%;④混合型,占17%。

乳突结构在人的一生之中发生改变,其与年龄增长和中耳病变进程密切相关。特别是硬化型乳突常为炎症经过骨化的结果。炎症过程便重新形成的骨组织替代板障物质,此等见于成年人群。乳突气房群经过邻接气房直接开口于峡部进到中心部,为一既存空腔,称乳突窦,借鼓窦窦口与鼓室相通。鼓窦大小有变异,其长度为9~15mm,宽度5~8mm,高度6~10mm,形状也有变化。鼓窦上壁即为鼓室天盖,为鼓室的延续,借鼓窦与颅中窝隔开。乳突窦后壁与颅后窝隔开,乳突骨板构成窦外壁;颞骨锥体内面构成窦内壁。后者常见有水平半规管隆起,常为中耳乳突手术过程中的重要识别标志,如不小心用凿和刮除病变时容易损伤半规管。

乳突气房

依乳突气房分布的部位,可分为如下9群。

1 .阈气房群,主要分布存在乙状窦、面神经管和鼓窦之间,直接在乳突皮壳下面,最为常见。

2.尖端气房群,很大一群,主要位于乳头尖端。

3 .窦周气房群,位于乙状窦周和后方,与颅后窝硬脑膜相邻。

4.枕骨气房群,有时见于枕骨层中。

5 .面神经气房群,分布在面神经管降部周围。

6.天盖气房群,分布在乳突窦或鼓窦天盖和鼓室天盖骨层之中。

7 .颧根气房群,近鼓窦部,分布在外耳道后上壁与颞颅线之间,外耳道上壁气化程度与乳突气化程度正相反,外耳道上壁气化良好时可向前方扩大到颧突侧和颞骨鳞部较广范围内,又称此为颞群。

8 .角气房群,自鼓窦穿经锥体边界到隅角处,这里为乙状窦第一膝,又称窦脑膜角。

9 .迷路周围气房群,锥体气房群有时伸展到锥尖部,据权威统计资料指出,锥体气化占整个颞骨气化的11 %~35%。硬化型乳突通常锥体没有气房。锥体最主要气房的分布包括:①半规管后方;②耳蜗稍上方;③耳蜗稍下方;④耳蜗前方之咽鼓管和颈动脉区域。

锥尖气化是按气化路径进行,据称又分3~4路,即:后路始自鼓窦,上路来自鼓隐窝,下路缘于下鼓室,前路发自咽鼓管。气房被以鳞状上皮,其下方为一薄层结缔组织,其与骨膜难以分开。

中耳血液供应

鼓室血管网非常发达。大血管均深透到黏膜之中,毛细血管网则仅只分布到表面。脑膜中动脉分支之鼓室上动脉供应鼓室上半部,颌内动脉分支之鼓室前动脉供应前部黏膜。另外,颈内动脉分支之颈动脉鼓室支也参与前部黏膜供血。

咽升动脉支之鼓室下动脉供应鼓室内、下二壁。耳下动脉分支之茎乳动脉供应部分鼓室黏膜和乳突气房。

静脉分布与动脉同行,回流血液汇入颈内、脑膜静脉及咽静脉丛。

鼓膜血液供给丰富。颌内动脉耳深支供应放射状血管,和来自外耳道皮肤其他动脉共同组成鼓膜外动脉网,营养鼓膜皮肤层,内动脉网供应鼓膜内黏膜层,与鼓室前、颌内、锤骨柄内以及鼓室小动脉等一起构成供应网。鼓膜静脉血流入鼓室静脉。

咽鼓管血供是由咽升动脉和脑膜中动脉岩支供应。静脉汇入咽和鼓室静脉丛。

中耳淋巴系统

鼓室淋巴流入鼓膜,淋巴进入乳突淋巴结或直接到颈深淋巴结,或经咽鼓管淋巴和咽淋巴组成一个总的淋巴系统。鼓室天盖淋巴流入颅内淋巴管,鼓室淋巴流入咽鼓管口和咽侧索淋巴带。

神经和血管周围分布着广泛的淋巴缝隙网,与颅内蛛网膜下腔有着密切联系,这对理解细菌感染机理有一定帮助。

中耳神经支配

来自舌咽神经的岩神经,经岩下缘小孔穿过之鼓室支支配鼓室,其与伴随动脉来的交感神经之支,共同组成鼓室内壁神经丛。借助岩上神经、鼓室丛与蝶腭神经节等相联系,后者直接参与鼻腔支配并与三叉神经第二支直接相关。因此,在鼻腔和中耳之间经该神经节形成吻合支。耳颞神经、三叉神经、鼓室神经丛以及迷走神经耳支等支配鼓膜知觉。来自耳颞神经之支外耳道神经发出一条细支到鼓膜,并参加迷走神经耳支和鼓膜固有层的广泛神经网丛。三叉神经、舌咽神经以及鼓室神经咽鼓管之支支配咽鼓管。

新生儿和乳幼儿的解剖特点

新生儿和乳幼儿的颞骨与成人相同,也已发育成4部分,惟因4骨结合不全,间以充满结缔组织的缝隙相连为其最大特点,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脑膜,这对解释乳幼儿耳源性虚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是很有帮助的。这些缝隙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骨化。

新生儿和乳幼儿外耳道骨段缺如,仅有鼓环。软骨外耳道形成向前方弯曲,然后向内向下。因此在检查鼓膜时需拉耳廓向后上方以拉直耳道,看清鼓膜。新生儿鼓膜几乎成水平状态,其倾斜角度平均10°~20°之间。由于鼓膜上皮叠层较明显和黏膜较厚常表现光亮不明,灰白色。当小儿哭叫不安时鼓膜易受刺激而充血膨隆。

新生儿和乳幼儿乳突与成人显着不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伴1~2个气房的鼓窦直接居于皮壳下面。鼓窦是在胚胎第5个月时由鼓室黏膜入侵而成,通过鼓窦黏膜继而向其周围组织扩展,乳突气化后随之产生首批气房群。以后由此不断延伸发育形成各组气房群。乳突气化到3~5岁时已渐停止,但也有称到20岁时才终止。据记载,乳突腔大小在1岁以前为9mm×5mm×4mm~13mm×10mm×6mm。

鼓室和鼓窦在初生时充满着所谓胶样物质,以后逐渐被吸收。黏膜富于润滑成分,尤以鼓隐窝或上鼓室更为明显。咽鼓管较水平,宽短,咽口开于硬腭水平。

大家知道,当今都是在耳手术显微镜条件下清理鼓室、鼓窦以及乳突病变组织,尽求保留或保存可恢复性的组织结构,以为日后进行改善听力手术提供方便。

做为手术识别标志,颞颅线常被认为是颅中窝的水平投影:外耳道后上棘意味着鼓窦所在地。如果棘突不明显,则可借助Broca血管野或由颞颅线和经外耳道后壁的一条线所形成的夹角进行估测。颧弓和胸锁乳突肌附着线交叉点可做为小儿鼓窦穿刺的投影点。由乳突尖到颞颅线斜向后上引出的斜直线大概为乙状窦的前缘投影。

如由乳突尖沿颞颅线向其后和沿外耳道后壁引出另一条直线,则三线形成近似等腰三角形,其中央为乳突腔中心部,前方垂直,和颞线交接点为鼓窦所在部位的投影点;后方由尖部与颞颅线的交接点稍后下为乳突导静脉的所在;由尖部向颞颅线引出的垂线(斜行)恰为乙状窦的前缘;而由颞颅线沿外耳道后缘引伸到尖部的直线,可为深部面神经行经乳突的垂直段投影,这些乳突表面识别点对耳外科手术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图14-1 中耳纵切面

图14-2 颞骨右侧外观

图14-3 颞骨右侧内上面观

图14-4 颞骨右侧内面观

图14-5 颞骨右侧下面观

图14-6 耳之冠状切面

上一篇:范围 下一篇:耳解剖学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