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600页(2285字)

通过肾穿刺可获得新鲜肾组织,经组织形态学、免疫病理学。超微病理学或近年发展的其他现代先进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等)的检查,有助于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并可为肾脏疾病的研究(如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线索。

【适应证】

1.非典型或重症肾小球肾炎。

2.激素耐药或反复复发的肾病综合征。

3.持续性血尿伴蛋白尿。

4.临床化验无法确定病因的急性肾功能减退。

5.全身性疾病引起肾脏改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动脉炎等,其病理资料有助于确定原发病因、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6.疑似遗传性肾脏疾病未能确诊,而诊断有助于遗传咨询及指导其计划生育者。

7.移植肾发生病因不明的肾功能减退或疑有原疾患于移植肾上复发者。

8.疑为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有出血倾向,抗凝疗法治疗中,孤立肾,肾内肿瘤,固缩肾或小肾,患儿不合作。

2.相对禁忌证有严重高血压,过度肥胖,高度腹水,活动期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脓肿或肾周围脓肿,肾脏位置过高,严重贫血,心力衰竭。

【操作步骤】

方法有两种:即开放肾活检和经皮肾活检。现多行经皮活检。

1.术前准备:①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注意出血性疾病及抗凝药物应用史。②全面体检,特别注意有无腹部肿物、腹水、肝脾肿大、穿刺局部有无感染。③术前化验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型,必要时配血备用。④术前向患儿说明操作程序,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训练俯卧位时控制呼吸(吸气、憋住呼吸)的能力,练习床上卧位排尿,为手术后卧床排尿做准备。

2.定位 一般选右肾下极为穿刺点。定位方法有3种:①体表定位:成人为第1腰椎棘突水平,距背中线6.6~7.0cm、十二肋下0.5~1.0cm 处。②X线透视下定位: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在附有电视监测装置的X线透视下定位。但不能测得穿刺深度,且肾功能不良时不能显影。③B型超声定位:此法为无创性,定位准确,肾功能不全及造影剂过敏者也可用,可避免X线损害,并可探测穿刺深度。

3.穿刺针的选择 目前常用的有国产的 Menghini型穿刺针、Frankln-silverman型穿刺针,Tru-Cut型穿刺针及Jamshidi穿刺针。

4.穿刺步骤 依不同定位法、不同穿刺针而有不同。举例如下(以Tru-Cut型针为例):令患儿俯卧,腹部置沙袋或枕,以利肾的固定。先依体表定位,再用超声核定并测量肾下极表面至皮表深度。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并局麻。以22号腰穿针由定位点刺入,触及肾囊表面,此时穿刺针可随患儿呼吸摆动,记录并测量深度并与超声测得者核对。拔取腰穿针,于穿刺点做小切口,用 Tru-Cut针于穿刺点依测得的深度刺入,直至出现满意的随呼吸摆动,提示针尖已达肾表面。固定套管,再将针芯刺入肾组织,使组织嵌入取物槽,然后固定针芯,再向下推动套管针。直达针芯尖端,随即拔取穿刺针,以上操作应于患儿憋住呼吸的情况下进行。

取出的标本分为3部分,分送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穿刺完毕局部压迫10~15min,以腹带包扎,继续俯卧2~4h后可换仰卧位,卧床24h,密切观察脉搏、血压及尿情况,如一切平稳顺利,24h后可下地活动。

【并发症】

1.血尿 部分患儿有肉眼血尿,大都于一日内消失,多数患儿出现镜下血尿,一般持续1~5d。

2.肾周围血肿 小的血肿常无明显症状而被忽略,较大的血肿可出现胁部痛,并放射至同侧腹股沟或睾丸,伴腹胀、恶心、呕吐、尿潴留。出血量多者可出现脉搏,血压变化,此时常需输血,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止血,甚至肾切除。

3.肾内动静脉瘘 表现为术后数日再现血尿,有时肾区可闻杂音,严重者可有脉压差加大,甚至心力衰竭。

4.损伤其他脏器 如肝、肠管、肾上腺、输尿管、肠系膜动脉,有时可致气胸。

5.感染 原有肾脏感染者可因穿刺而扩散。

6.其他 腹痛、腹胀,偶因肾周血肿机化压迫而发生输尿管梗阻。

上一篇:脾穿刺 下一篇: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目录
分享到: